污泥干化床與蘆葦床穩定化污泥中多環芳烴的含量比較 |
文件大。0.45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4-06-13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污泥干化床 蘆葦床污泥穩定系統   |
【摘要】 | 通過傳統污泥干化床和蘆葦床污泥穩定系統的比較,研究有無植物污泥穩定系統中污泥所含多環芳烴的去除效能差異。 |
【部分正文預覽】 | 中試規模的污泥干化床和蘆葦床規格相同,長寬高皆為3.0 m×1.0 m×1.3 m,其中高度由65 cm填料層和65 cm超高組成.二者填料底部均設通風管,直接與大氣相連.試驗共進行了3 a,前兩年為污泥負荷期,第三年為自然穩定期.兩年期間進泥總厚度為8.4 m,污泥負荷(以TSS計)平均41.3 kg·(m2.a)-1.經過3 a的穩定化處理,污泥干化床和蘆葦床中污泥多環芳烴含量隨著污泥穩定時間的延長,16種多環芳烴含量皆呈明顯下降趨勢.污泥干化床表層、中層和底層污泥的總PAHs含量分別為4.161、3.543和3.118 mg·kg-1(DW),對應的去除率為26.91%、37.77%和45.23%.蘆葦床表層、中層和底層污泥的總PAHs含量分別為2.722、1.648和1.218 mg·kg-1(DW).對應的去除率為52.18%、71.05%和78.60%.蘆葦床較傳統干化床去除污泥中PAHs的效率平均高出29.86個百分點,去除的PAHs中以2~3環芳烴為主,蘆葦在穩定污泥中PAHs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多環芳烴(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煤、石油、木材、煙草、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等有機物不完全燃燒時產生的揮發性碳氫化合物,是重要的環境和食品污染物.迄今已發現有200多種PAHs,其中有相當部分具有致癌性和致突變性,如苯并[a]芘,苯并[a]蒽等[1].
由于PAHs的疏水性和高有機物親和性,使得其易于積累于污泥中. 以處理工業廢水為主產生的污泥中PAHs 含量較高,有的甚至達到2 000mg·kg - 1[2]. 因此多環芳烴( PAHs) 是城市污泥中常見的一類有機污染物,其中許多化合物屬于美國EPA 的“優控污染物”. 土壤PAHs 的主要來源之一就是污泥,PAHs 含量較高的城市污泥若利用在農業上可能會導致土壤和作物的污染,而目前國內應用最廣的污泥濃縮-( 消化) -脫水-堆肥( 填埋) 工藝并不能有效去除污泥中的PAHs. 因此,要妥善解決城市污泥的出路問題,尤其是農用安全問題,需要深入研究污泥中PAHs 的環境行為和轉化,并盡可能在污泥農用前將其含量控制到安全水平[3].
本研究利用人工濕地技術對污水廠剩余污泥進行穩定化處理,分析污泥在穩定化過程中的PAHs含量分布及其降解情況,為污泥的農用資源化提供科學依據.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