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規飲用水處理工藝對有機污染物的影響 |
文件大小:0.13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4-04-29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有機磷 常規給水處理工藝 臭氧-活性炭深度處理工藝   |
【摘要】 | 運用了改進的檢測方法,在杭州市地表水中檢出了有機氯、有機磷農藥,且品種較多,尤其以有機磷為主,常規給水處理工藝不能有效去除痕量有機農藥等污染物,所以推行國際先進的臭氧-活性炭深度處理工藝勢在必行,同時也要注重飲用水源。 |
【部分正文預覽】 | 通過改進檢測方法, 提高靈敏度, 運用氣相色譜- 鹽析法, 研究了杭州市地表水(包括飲用水原水、西湖、運河等)有機氯和有機磷農藥的污染現狀。研究表明, 杭州市錢塘江、東苕溪、西湖、運河等地表水普遍存在有機農藥的污染, 其中DDT、六六六的總濃度分別為0~ 0. 270Lg /L、0~ 0. 00625Lg /L, DDT 基本以代謝產物DDE 的形式存在; 檢出的有機磷農藥較多, 其中以對硫磷為主, 濃度為0 ~ 0. 445 Lg /L。錢塘江和東苕溪有機氯農藥含量在豐水期較高, 而有機磷農藥含量在枯水期較高; 運河水有機農藥含量在枯水期較高。 |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