殼聚糖載稀土化合物樹脂的制備、表征及其除氟性能的研究 |
文件大小:0.42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4-03-12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反相懸浮法 除氟劑   |
【摘要】 | 采用反相懸浮法制備得到1種殼聚糖載稀土化合物除氟劑,探討了吸附時間、pH、除氟劑量、F-初始含量以及共存離子對除氟效果的影響。 |
【部分正文預覽】 | 氟元素對人體骨骼健康而言是一種必須元素,但長期攝入質量濃度超過1.0 mg/L 時,便會導致慢性病害,如氟斑牙、氟骨癥等。高含量的氟攝入量不僅影響牙齒和骨骼健康,長期攝入還會引起DNA 結構的變化。全球地下水中含高含量氟的現象非常普遍,包括亞洲、非洲甚至美國等地區,其中中國和印度是重氟地區。在中國,地方性氟中毒非常嚴重,成千上萬的兒童生活在重氟地區,嚴重影響當地兒童骨骼以及智力的發育。因此,研究如何有效處理含氟飲用水成為必然。 傳統的除氟方法包括化學沉淀法、電絮凝法、離子交換法以及膜過濾法等,這些方法處理成本高、除氟速率慢以及除氟效率低等缺點,限制了它們的廣泛應用。而吸附法是一種廣泛用于污染物清除的有效技術,具有操作簡便、成本低廉且效果好等優點。目前應用的除氟劑來源包括純天然的、化學合成的、以及其他生物材料等[3]。姚瑞華等采用殼聚糖負載鑭的方法,制備得到一種有效除氟的材料,對氟的去除率達到了98.4%[4];此外,殼聚糖負載鐠除氟劑對氟的飽和吸附量達到62.1 mg/g[5];Dilip Thakre 等將殼聚糖先溶于醋酸溶液中形成膠體后加入醋酸鑭溶液,攪拌15~360 min,滴加到NH4OH(10%~50%)中形成小球顆粒物,該除氟劑對氟的最大吸附容量可達4.7 mg/g,以上研究均取得了良好的除氟效果[6]。另外,A M Raichur 等利用廉價易得的混合稀土化合物研究了除氟效果,結果表明反應5~10 min 時除氟率即可高達90.0%,證明混合稀土化合物除氟更快更有效。
采用單純的殼聚糖負載稀土離子的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如處理后稀土離子的殘留、酸條件下吸附劑容易流失,不穩定、與反應體系不易分離等缺點,影響了其在實際含氟水中的應用效率[6]。研究認為采用反相懸浮法制備得到殼聚糖樹脂微球具有不溶脹、不流失、機械強度好和可重復利用特點[8]。故本研究參考殼聚糖樹脂負載金屬離子的方法,制備得到一種含混稀土化合物的殼聚糖樹脂除氟劑,在模擬含氟水條件下探討了該除氟劑的最優吸附條件,并考察了實際水樣中含氟處理效果;最后利用紅外光譜(FTIR)和掃描電鏡(SEM)對該除氟劑進行了
物化表征,并對可能的吸附機理進行了簡單的探討。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