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SiO2與聚合鋁PAC對含有機微污染物低濁水的絮凝形態學特性 |
文件大小:0.36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4-03-14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SiO2 聚合鋁   |
【摘要】 | 在含有水溶性有機微污染物-十二烷基硫酸鈉(SDS)的6NTU高嶺土懸濁液中,投加納米SiO2穩定分散液與聚合鋁PAC進行動態混凝試驗與靜沉試驗,借助圖像分析技術與分形理論。 |
【部分正文預覽】 | 探討了納米SiO2與PAC對含水溶性污染物低濁水的絮凝形態學特性。結果表明:絮體結構及其形成過程具有分形特征。參數"分維D"可用于定量表征分形絮凝體的形態學特性與分形結構的動態演變規律;絮凝體生長模式從開放的分枝狀DLCA結構逐步向密實的RLCA構型演變。分形結構的不斷演變引起絮體內部滲透性變化,絮體沉降性能逐步改善,分維值升高;SDS的存在對絮凝初PAC的混凝起阻礙作用,納米SiO2能使顆粒生長的速度加快。納米SiO2有助于有機物的去除,但對無機雜質的去除效果不如PAC;以納米SiO2為助凝劑,能促使PAC絮體有效質量密度增加,使PAC對SDS的去除率提高,分維值增加。 |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