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偏氟乙烯(PVDF)因具有耐高溫、耐酸堿、機械強度高等優點,目前作為膜材料已廣泛應用于化工、食品、醫藥和生物等諸多領域[1-3]。但當其應用于水相體系時,PVDF 因其表面氟原子規則排列引起的強疏水性會導致PVDF 膜易污染,通量衰減快等缺點,降低了使用壽命,增加了操作費用。因此,PVDF 膜親水化改性研究已成為目前其科學研究及其工程化應用的主要熱點之一[4-7]。自20 世紀90 年代比利時VITO研究中心開發出“Orango-mineral”技術,成功制得性能優異的復合膜以來,國內外眾多研究者通過在聚砜、聚偏氟乙烯等聚合物基體中添加無機粒子以獲得性能更為優異的復合膜[8-10]。P Aerts 等將SiO2 添加到聚砜鑄膜液中制備SiO2/PSF 膜[11-12],Murat G Suer等研究了沸石填充的聚醚砜氣體滲透膜[13],張裕媛、張裕卿等人研制了用于含油廢水處理的聚砜-Al2O3復合膜[14-15],李健生等人通過在PVDF 鑄膜液中添加納米氧化鈦粒子采用干- 濕紡絲法制備了TiO2/PVDF 中空纖維復合膜[16-17]。采用“Orango-mineral”技術制備的復合膜兼具高分子材料和無機粒子的特性,使膜的孔性能、耐污染性能得到顯著的提高。納米氧化鈰(CeO2)作為一種鑭系元素,具有良好的熱穩定性、抗老化性、吸收紫外波段寬,防止高分子材料老化等優點,已被廣泛應用于發光材料、汽車尾氣凈化催化劑等[18-19]。將CeO2 分散于PVDF中并應用于濾材的研究鮮見報道。本文嘗試將納米CeO2 分散到PVDF 鑄膜液中采用急驟凝膠法法制備CeO2/PVDF 復合膜,并對該膜的微觀結構、熱穩定性等做初步探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