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外聚合物對生物污泥電滲透脫水特性的影響 |
文件大小:0.50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4-10-28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生物污泥 胞外聚合物 電滲透脫水   |
【摘要】 | 通過對城市污水廠生物污泥進行厭氧培養,考察了污泥胞外聚合物(EPS)的組成及分布對污泥電滲透脫水行為的影響。 |
【部分正文預覽】 | 目前城市污水處理系統普遍采用活性污泥法,但該法產生的生物污泥固體顆粒細小且呈膠體狀,雖經機械脫水含水率仍然在80% 左右,以至于無法滿足后續處理與處置要求,因此需進一步脫水。電滲透脫水技術由于具有高效、低能耗且固體顆粒不易堵塞過濾介質等優點而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1]。由于生物污泥帶有負電荷,為平衡這些電荷,污泥顆粒表面會吸附介質中帶相反電荷的離子構成雙電層。在電場作用下,污泥表面吸附的陽離子因受到電力吸引而向陰極移動,隨著陽離子邊界層的移動污泥中的水分子被攜帶出來,從而形成脫水現象。 |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