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作物秸稈資源量大面廣,每年產出量多達6.4億t,且隨著農作物單產的提高,秸稈產量也將隨之增加.現階段其用途大致有秸稈還田、牲畜飼料、替代能源工業原料,約占12.7%的剩余秸稈就地焚燒或閑置.由于秸稈還田數量有限,作飼料其營養價值不高,因此要真正解決秸稈的合理利用問題,關鍵在于研究秸稈的能源化和工業化利用技術.利用秸稈制備復合材料的潛在優勢越來越引起大家關注,吳傳保等[4]用熱壓法制備PVA/短切上段稻草復合材料,黃學祥等[5'〗利用作物秸稈及廢舊塑料經科學配方生產出高強度復合材料;楊凡[6]用秸稈與黏合劑混合為糊狀,并與層狀紗布粘合,制備復合材料防火板.以上可以看出用秸稈制備復合材料將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對建立生態平衡,保護環境,節省資源具有重大的意義.另一方面,近年來,利用植株莖干制備纖維素膜的相關文獻報道有很多,但都集中在從植株莖稈中提取出纖維素后制得纖維素膜的研究上[7-12],這樣不僅降低了植株的利用率,而且增加了工藝難度.本研究保留植株原生態結構,直接用稻草秸稈制得秸稈膜,同時與棉織物復合,制得一種高氣密性增強膜的復合材料,并分析了秸稈膜的化學成分,對增強膜與秸稈膜進行各種性能測試分析,其中包括表面形態、吸濕性、透濕性能、透氣性能、及力學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