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北神木受煤礦污染水體的水質調查與評價 |
文件大小:0.32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4-01-06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單因子水質標識指數 綜合水質標識指數   |
【摘要】 | 在對陜北神木煤炭礦區實地調查和采樣分析的基礎上,采用單因子水質標識指數和綜合水質標識指數對4處水樣進行評價。 |
【部分正文預覽】 | 陜北神府煤田是世界七大煤田之一,未來將建設成為國家“西電東送”電源基地和大型現代煤化工基地[1]。但在生態環境脆弱,水土易流失、土地沙漠化的環境中開采煤炭資源和大量開辦煤化工項目,必然導致嚴重的水環境問題。據調查,榆林每采1 t 煤,就會破壞地表水2. 84 t,自煤炭能源大規模開發以來,榆林地區11 條主要河流有9 條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神木縣境內一些煤礦的井下廢水,直接排入窟野河,導致窟野河水體中總懸浮物比開發前增加93 倍,神木、府谷等6 縣飲用水源的水質已嚴重超標[2]。但目前少有文獻對陜北水體進行系統的監測和評價,從而很難正確的認識陜北煤炭開采對當地水體造成的污染。為此作者多次赴陜北神木縣錦界工業園區調查,取得了陜北煤炭礦區水體污染的第一手資料。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