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滲透回收循環水排污水工藝中給水pH的優化 |
文件大小:0.22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3-09-10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反滲透 電廠循環冷卻水 回收率 給水pH   |
【摘要】 | 研究了反滲透(RO)回收電廠循環冷卻水排污水的工藝中pH對RO運行效果的影響,并確定了不同pH下,RO系統所能達到的極限回收率。綜合各方面因素考慮,把RO給水pH控制在7.5左右,可以獲得最佳處理效果及最低能耗。 |
【部分正文預覽】 |
電廠是用排水大戶,火電廠循環冷卻水系統耗水量占全廠的 70%以上[1]。循環冷卻水的排污水量約占電廠總耗水量的 20%~30%,回收利用好這部分水,可節省水資源、減少廢水排放、取得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2]。 電廠循環冷卻水的濃縮倍率一般在 3.0 以上,所以循環冷卻水的排污水含鹽量比較高,回收利用這部分水需要對其進行脫鹽處理。目前,反滲透(RO)技術以其無需酸堿、設備占地面積小、不產生二次污染等優點逐漸占據了電廠水脫鹽處理的市場,電力行業鍋爐補給水幾乎全部采用帶有 RO 預脫鹽的水處理系統,取代單一的離子交換系統[3-5]。 大型 RO 裝置的膜元件數量多,給水流程長,容易導致 RO 濃水側的難溶鹽在膜表面析出結垢,這是制約 RO 系統回收率提高的主要因素[6]。一些難溶鹽的溶解度與給水 pH 有關,所以經常采用在預處理中加酸調節給水 pH 的方法防止難溶鹽在膜表面析出結垢,以保證 RO 系統的高回收率。
|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