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2種不同工藝人工濕地對永定河微污染河水凈化處理,長期監測表明,植物塘人工濕地工藝對COD平均去除率為26.3%,砂濾連續人工濕地工藝對COD平均去除率為25.1%;兩種工藝SS去除率均為65%;植物塘人工濕地工藝TN去除率平均29%,砂濾人工濕地工藝平均21%;TP去除率在植物塘濕地工藝中平均31%,砂濾濕地工藝中平均38%。濕地中溶解氧濃度實測顯示,植物塘濕地工藝形成相對較好為好氧區、兼性區和厭氧區,有利于水體的硝化和反硝化脫氮反應。
正文:
人工濕地是由基質、植物和微生物組成,通過物理、化學和生物作用達到凈化水質效果的生態系統。人工濕地在我國的研究應用不斷擴大和深入,與傳統工藝相 比,具有建設投資小、運行維護費用低、節省能源等優點。根據水在濕地中的不同流動方式,濕地分成表面流濕地、潛流濕地和垂流濕地,三種不 同濕地類型氧化塘、曝氣生物濾池、砂濾等組合,形成不同組合工藝的人工濕地系統,如石家莊陸軍學院采用曝氣生物濾池加表面流人工濕地工藝處理生活污水;沈陽滿堂河污水生態處理試驗廠污水經預處理 、沉淀池、潛流人工蘆葦濕地、表流人工蘆葦濕地,達標后排放回;華東師范大學的周煒等針對氮磷污染嚴重的太湖水,采用垂流、潛流、表面流濕地處理工藝[3];鄧輔唐對入湖污染河水經氧化塘 、一級表面流濕地、二級氧化塘、二級潛流濕地、集水渠、景觀水塘逐級處理 ,各種人工濕地工藝均取得較好的處理效果。目前關于人工濕地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單一濕地類型的去除效果研究,較少進行不 同類型人工濕地 ,復合砂濾等措施處理效果的比較。
由于點源 、面源 、 內源污染 ,官廳水庫 出現N~+-N、COD、大腸桿菌、TN、TP等污染指標超標 ,水庫富營養化發生閻,嚴重影響了北京城市供水和工農業發展需要。因此,在官廳水庫微污染河水治理示范研究中,采用兩種不同工藝的人工濕地 (植物塘人工濕地系統、砂濾人工濕地系統 ),以期獲得較優的工藝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