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表明,改性后的海泡石表面變得粗糙多孔,比表面由37.015m^2·g^-1提高到145.958m^2·g^-1,平均孔徑由3.784nm減小為2.443nm,表面孔徑主要分布在2-50nm;紅外譜圖在3663cm^-1和1428cm^-1處顯示了明顯羥基峰值;IMS對銻的吸附規律符合Freundlich等溫吸附式;吸附后IMS可通過NaOH溶液再生,以0.1mol·L^-1堿的再生效果最佳。
正文:
銻 是一種 廣泛 分布 的有 毒元素 ,對 人體 和 生物具有慢性毒性及致癌性『1]。我 國銻儲量和產量均為世界之首,銻污染較為嚴重,而 目前對銻的處理研究報道相對甚少[2-31。因此 ,研究經濟高效的除銻方法具有 重要意 義 。
鐵氧化物具有較高的 比表面積和表面電荷 ,易于 吸 附 重金 屬[41;海 泡 石 是 一 種 纖 維狀 含 水 的鎂 硅酸鹽粘土礦物,由硅氧四面體和鎂氧八面體組成,其特殊 結構 使其成 為天 然 的吸 附劑 ,價 格低廉 ,但 吸 附比表 面積 小 、吸 附能 力較差 。能否通 過鐵 改性 ,增加天然海泡石的比表面積 ,同時增強它的吸附能力值得深入研究。
本研究采用氯化鐵對海泡石進行改性制得鐵改性 海 泡 石 (Ironmodifiedsepiolite,IMS),對 IMS的表 面形 態 、比表面 大小 、孔徑 分布 以及表 面元 素組 成進行了表征,并探討了 1MS吸附銻的效果和 IMS的再生特性 ,旨在為含銻廢水的處理提供有效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