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北京后海水體光照強度及沉水植物光補償深度的研究 |
文件大小:0.15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3-06-09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沉水植物 透明度 光補償點 光補償深度   |
【摘要】 | 利用沉水植物治理水體污染是水環境恢復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針對在北京市后海兩次種植沉水植物而未獲成功的狀況,利用實測資料,建立了光照強度與水深、光補償深度與透明度的關系模型,研究了水深與光補償深度的關系。結論為:(1)光照強度與水深的關系為It=Ioe^-at,相關關系顯著;(2)光補償深度與透明度呈顯著線性相關;(3)水體深度大于光補償深度是造成沉水植物死亡的重要原因。 |
【部分正文預覽】 |
近年來隨著污染的加重,北京市后海的富營養化程度也逐漸加劇,“水華”頻繁爆發,生態系統遭到了破壞。為了恢復后海的生態系統、抑制“水華”爆發,曾在后海圍隔內進行了沉水植物恢復試驗,但兩次均未成功。經分析,造成沉水植物死亡的因素主要有:底質、水質、光照強度。為了深入分析沉水植物死亡的原因,課題組在水箱內進行了試驗。結果表明:后海底質、水質并不是造成沉水植物死亡的因素,而透明度過低引起的光照強度太弱是后海沉水植物死亡的原因。為了深入探討沉水植物死亡的原因和為沉水植物多樣性的恢復技術提供理論依據,系統監測了后海透明度和水體光照強度的垂直分布,并利用沉水植物群落(或種群)晝夜光補償點,計算了后海沉水植物的光補償深度。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