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在對多種形式的城市污水系統進行系統分析和結構比較的基礎上,利用物質流分析的方法,構建了城市污水系統靜態物質流分析模型。該模型可用于分析城市污水系統中COD-C、TN-N和TP-P的遷移途徑及強度,比較各種形式城市污水系統的資源環境影響。利用該模型,以大興新城為研究區域,比較了傳統系統、源分離—灰水SBR處理系統和源分離—灰水濕地處理系統三種城市污水系統。結果表明,進入傳統系統的75%的COD-C、94%的TN-N和97%的TP-P以出水、污泥和氣體的形式排入環境,只有21%的COD-C和0.1%的TN-N以沼氣的形式回收利用。進入源分離系統的75%的COD-C、30%的TN-N和28%的TP-P以出水、污泥和氣體的形式排入環境,21%的COD-C、60%TN-N和70%TP-P以肥料的形式回收農用。單從環境資源的角度考慮,源分離系統較傳統系統具有明顯的可持續性。 |
【部分正文預覽】 | 在對多種形式的城市污水系統進行系統分析和結構比較的基礎上,利用物質流分析的方法,構建了城市污水系統靜態物質流分析模型。該模型可用于分析城市污水系統中COD-C、TN-N和TP-P的遷移途徑及強度,比較各種形式城市污水系統的資源環境影響。利用該模型,以大興新城為研究區域,比較了傳統系統、源分離—灰水SBR處理系統和源分離—灰水濕地處理系統三種城市污水系統。結果表明,進入傳統系統的75%的COD-C、94%的TN-N和97%的TP-P以出水、污泥和氣體的形式排入環境,只有21%的COD-C和0.1%的TN-N以沼氣的形式回收利用。進入源分離系統的75%的COD-C、30%的TN-N和28%的TP-P以出水、污泥和氣體的形式排入環境,21%的COD-C、60%TN-N和70%TP-P以肥料的形式回收農用。單從環境資源的角度考慮,源分離系統較傳統系統具有明顯的可持續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