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正文預覽】 | 北京市屬資源性缺水地區(qū), 人均水資源量不足3 0 0 m 3 , 是全國人均的1 1 8, 世界人均的1 1 3 0。自2 0世紀6 0 年代以來, 北京市曾多次發(fā)生水危機, 尤其是9 0 年代后期以來, 遭遇連續(xù)多年干早, 供水危機進一步加重。由于地表可供水量減少, 北京市地下水超采嚴重。根據水資源公報,2 0 0 3 年末與1 9 8 0 年末相比, 北京市平原區(qū)地下水位下降1.Og m , 地下水儲量減少5 6. 7 8 億m 3 , 埋深大于10 m 的地下水嚴重下降區(qū)面積達4 1 0 8 km Z , 尤其是在漏斗區(qū), 地下水位埋深達20 m 以上。地下水的超采不僅使地下水儲量急劇下降, 而且在局部地區(qū)還引發(fā)了地下水質惡化、地面沉降等環(huán)境問題。由于地表、地下水的過度開發(fā), 河道基流銳減, 最小生態(tài)流量難以保證, 一些河段甚至常年干涸, 自然生態(tài)受到破壞, 即使有水的河道大多也污染嚴重, 造成有河多干、有水多污的現象。但另一方面, 一些非常規(guī)水源的開發(fā)還有較大潛力, 如汛期雨洪水和再生水。如果汛期雨洪水和再生水得到有效開發(fā), 不僅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北京市水資源緊缺的局面, 提高水資源綜合利用率, 而且可以減輕北京市洪澇災害, 改善河道水環(huán)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