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廳水庫塌岸綜合治理技術研究 |
文件大小:0.29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3-03-07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官廳水庫 塌岸 治理 技術   |
【摘要】 | 介紹官廳水庫塌岸的歷史與現狀, 論述了影響水庫塌岸的因素, 對水庫塌岸的發展進行塌岸寬度預測, 并初步探討了工程措施與生態措施相結合的塌岸綜合治理方案。 |
【部分正文預覽】 | 官廳水庫是新中國成立后興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庫,建成運行50 多a 來, 發揮了巨大的社會及經濟效益。由于庫岸主要是砂土質岸坡, 穩定性差, 再加上風浪和冰凍作用, 建庫以來塌岸不斷, 尤其是在水庫高水位運行時, 塌岸現象尤為嚴重。從20 世紀50 年代初期, 庫區周邊5 個鄉鎮的20 余個村寨和黑土洼月亮島林場累計塌岸面積達233.1 hm2, 共損失百年海棠樹25株, 棗樹20 株, 山杏4 700 余株, 成材楊柳樹3 400余株, 毀壞揚水站8 座, 公路2 km。塌岸給庫區周圍村鎮造成巨大經濟損失。目前, 小七營、度假村、北寨庫岸仍處于不穩定狀態或極限平衡狀態, 如不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治理, 水庫塌岸還會繼續發生。 |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