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社會必不可少的重要資源,能為人類創造優美的生存環境,水環境是各類水生物賴以生存的場所,同時水在特定條件下又可能轉化為災害,成為社會發展的約束,甚至會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存。因此,社會的發展史就是依賴和利用水資源并與水災害不斷斗爭的歷史,也是長期以來從事江河治理和水利建設取得輝煌成就的歷史。到了 21 世紀,社會發展進入了信息化時代,處于信息化技術飛速發展的時期,人們工作生活無時無刻不處在信息化的氛圍中,離開信息化的環境是難以想象的。同時,我國是世界上人均水資源量較少、洪水災害發生較為頻繁的國家之一,隨著現代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我國面臨水旱災害、水環境惡化、水資源短缺、生態環境退化、水管理相對落后的形勢日益嚴峻,迫切需要科學的治水思路、方法和技術,現代高新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新理論、新方法的不斷涌現為提高治水技術和科學管理水平提供了條件。因此,信息現代化,行業數字化,水利信息化,是水利事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信息技術日新月異,以超出常人想象的速度飛速發展,為水利工作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從廣義的信息技術來說,主要包括:地理信息系統(GIS)、數據庫(DB)、遙感(RS)、虛擬現實(VR)、網絡(Web)等軟件技術;筆記本電腦、臺式機、服務器、圖形工作站等硬件技術;光纜、交換機、GPS 等通訊技術;傳感器信息采集技術;水情預測預報技術;水情模擬分析等仿真計算技術等。通常我們提到的信息技術應用主要指的是軟件技術的應用,包括 GIS、DB、 RS、VR、Web 等,或是軟硬件結合的信息技術。水利信息化技術應用主要包括:辦公自動化、防汛抗旱指揮、水情測報、水務管理、水資源管理、決策支持、防汛會商、信息服務等應用系統建設,實現信息技術為水利建設和管理服務。下面重點介紹較為廣泛應用的信息技術在水利行業中的應用情況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