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塬地區村鎮集蓄雨水的水質特性分析 |
文件大小:0.20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10-07-08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黃土塬地區 集蓄雨水 水質 相關性   |
【摘要】 | 分析了黃土塬地區不同集雨水源地—庭院土地面、磚地面、瓦屋面、水泥地面的降雨徑流水質及主要水質指標之間的相關性,研究了適合雨水收集利用的集雨水源地類型。結果表明:在徑流初期,集雨水源地的降雨徑流污染均較嚴重,污染物濃度較高;隨降雨歷時的延長,各污染物濃度呈下降趨勢,降雨徑流的主要水質指標具有相關性;瓦屋面、磚地面、水泥地面的降雨徑流水質較土地面的好,可作為集雨水源地;棄去前期徑流雨水,集蓄雨水可滿足雨水飲用處理的要求。 |
【部分正文預覽】 | 西北地區多年平均降水量約為200mm,不足全國平均年降水量的1/3,單位面積產水量僅為2000m/hm2,而且水資源的年際分布極不均勻。鑒于此,解決農村飲用水安全問題,合理開發和利用這一地區的雨水資源,已成為該地區實現長期穩定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和重要戰略問題。 |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