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采用低溫等離子體接枝技術改性聚偏氟乙烯膜(PVDF),在 PVDF膜表面引入疏水性單體苯乙烯,達到改變膜表面孔徑的大小和孔徑分布的目的.通過傅立葉紅外光譜儀(FTIR -ATR)對改性前后的PVDF膜表面進行了結構分析,考察了 PVDF膜接枝前后官能團的變化.采用示差掃描量熱儀(DSC)分析了PVDF改性前后膜的孔徑分布,考察了改性條件對膜孔徑大小和分布的影響.通過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和原子力顯微鏡(AFM)觀測了PVDF膜改性前后表面形貌的變化.研究了接枝溫度、接枝時間等接枝條件對 PVDF改性膜純水通量的影響.結果表明,隨著照射時間和接枝時間的延長,PVDF改性膜的孔徑分布變窄,純水通量下降,接枝率提高. |
【部分正文預覽】 | 低溫等離子體技術對聚合物膜表面進行修飾是賦予膜材料新性能的常用方法,迄今為止,已先后用于親疏水改性以及制備反滲透膜[1 ]、滲透汽化膜[2 ,3 ]和氣體分離膜[4 ,5 ]等.Ulbricht 和Belfort等[6 ]通過對 PAN 膜氦/水低溫等離子體照射處理 ,改善了膜的親水性能.Duca和 Plosceanu 等[7 ]研究了Ar等離子體改性 PVDF 膜 ,考察了照射時間、照射功率對膜性能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