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NP化學沉淀法處理氨氮廢水的工藝研究 |
文件大小:0.29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09-09-17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氨氮廢水 沉淀 磷酸銨鎂   |
【摘要】 | 以氯化鎂和磷酸氫二鈉為沉淀劑,研究了磷酸銨鎂(MAP)化學沉淀法去除模擬廢水中氨氮的工藝條件。結果表明:MAP化學沉淀法對初始質量濃度為500~10 000mg/ L的氨氮廢水有很好的適應性, 能達到去除水體中高濃度氨氮的目的。 氨氮初始濃度、 pH 值、反應溫度、反應時間、沉淀劑投加比例等操作條件,對氨氮的去除率有明顯影響, 在實際操作中, 控制反應溫度為25~35℃,pH 值為10,鎂、氮、磷的量比為1.2 ∶ 1 ∶ 1.2較適宜,在此條件下反應20min,對初始質量濃度為1000 mg/L的氨氮廢水的去除率達98.7%。 |
【部分正文預覽】 | 氨氮是水相環境中氮的主要存在形態,是引起水體富營養化和污染環境的一種重要污染物質,目前我國幾乎所有的受污染水域中,氨氮都是主要污染物之一。由氨氮污染而導致的水體富營養化問題已嚴重危害農業、漁業及旅游業等諸多行業,也對飲水衛生和食品安全構成了巨大威脅,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1]。 |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