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出處】 | 原創 |
【中文關鍵詞】 | 地表漫流系統 水力負荷 草的稠密度 污染河水   |
【摘要】 | 通過地表漫流系統中試工程應用于新沂河污染河水的生態治理試驗研究,認為應將草的稠密度作為最基本的植物選擇原則之一;以氨氮為主要去除對象的處理系統設計水力負荷可采用8~10 cm/d;沿坡面寬度方向將坡面劃分成寬2~2.5 m的場地,用壟分隔,不僅可以提高坡面平整度,而且有利于縮短坡面長度,將其控制在30 m左右;為便于調節,平頂堰槽式表面布水系統的堰板設計寬度不宜大于2 m;投配時間控制在10~12 h/d,投配周期為5~6 d,能夠防止坡面堵塞,還有利于草的生長.
|
【部分正文預覽】 | 通過地表漫流系統中試工程應用于新沂河污染河水的生態治理試驗研究,認為應將草的稠密度作為最基本的植物選擇原則之一;以氨氮為主要去除對象的處理系統設計水力負荷可采用8~10 cm/d;沿坡面寬度方向將坡面劃分成寬2~2.5 m的場地,用壟分隔,不僅可以提高坡面平整度,而且有利于縮短坡面長度,將其控制在30 m左右;為便于調節,平頂堰槽式表面布水系統的堰板設計寬度不宜大于2 m;投配時間控制在10~12 h/d,投配周期為5~6 d,能夠防止坡面堵塞,還有利于草的生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