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P 添加劑對聚醚酰亞胺超濾膜的影響 |
文件大小:0.44MB格式:pdf發布時間:2009-12-07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聚醚酰亞胺(PEI)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超濾膜 相轉化法   |
【摘要】 | 以聚醚酰亞胺為膜材料, N , N - 二甲基乙酰胺為溶劑,聚乙烯吡咯烷酮為添加劑,水為凝膠浴,采用浸入沉淀相轉化法制備平板超濾膜.采用濁點滴定法,考察了聚乙烯吡咯烷酮添加劑對PEI/ DMAc/ H2O 相圖的影響,發現PVP 的加入使溶液的均相區增大,發生相分離所需的水量減少,它的加入促進了溶液的相分離. 隨著鑄膜液中PVP 含量的增加,膜由指狀結構逐漸轉變為海綿狀結構,膜對牛血清蛋白(BSA) 的截留率從84. 5 %增大到99. 1 % ,純水通量從473 L/ (m2·h) 降到了134 L/ (m2·h) . |
【部分正文預覽】 | 上世紀60 年代初,Loeb 和Sourirajan 在研究乙酸纖維素反滲透膜時發明了浸沒沉淀相轉化法制備非對稱膜,從而使聚合物分離膜有了工業應用的價值. 此后,相轉化制膜被廣泛地研究和采用,并逐漸成為聚合物分離膜的主要制備方法. 影響浸沒沉淀相轉化法制膜的因素很多,室溫、水溫、濕度、入水速度和添加劑等都對膜的最終組成和結構有很大影響,其中添加劑的加入能改變鑄膜液的物理性質,熱力學上促進或延遲膜液的分相,動力學上改變溶劑和非溶劑的交換速度 |
|
|||||||||||||||
|
|||||||||||||||
|
|||||||||||||||
|
|||||||||||||||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