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探針-酶聯夾心雜交法測定水中微囊藻
文件大小:0.31MB
格式:pdf
發布時間:2014-06-15
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夾心雜交法   |
【摘要】 | 以實驗室培養的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為研究對象,建立了一種檢測微囊藻的夾心雜交法。將該法用于華中科技大學校園內的景觀湖———鏡湖水樣的檢測,結果與顯微鏡觀察和全細胞PCR的結果一致。 |
【部分正文預覽】 | 淡水湖泊富營養化和藍藻水華的頻繁暴發是目前全球共同面臨的重大環境問題之一。在藍藻中,微囊藻屬是分布最廣的一類水華藍藻。國內外研究表明,藻藍蛋白( phycocyanin,PC) α亞基和β 亞基的編碼基因cpcB 和cpcA 之間的基因間隔區( Intergenic Spacer, IGS) 序列具有高度的種屬特異性[1,2]。筆者通過比對微囊藻的PC - IGS 序列,確定高度保守的種特異性位點,設計雙特異性探針,建立檢測微囊藻的夾心雜交法; 然后將該法用于檢測環境樣品,并與傳統的顯微鏡法和全細胞PCR方法的檢測結果進行比較。 |
|
暫無評論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