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防滲技術在大同地區的應用與推廣
文件大小:0.20MB
格式:pdf
發布時間:2014-02-19
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農業灌溉 渠道防滲技術   |
【摘要】 | 大同市水資源緊缺,農業灌溉又是本區最大的用水戶,所以渠道防滲技術的應用在該區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根據不同材料、不同結構形式的防滲,因地制宜、靈活選擇了不同的防滲技術與手段。 |
【部分正文預覽】 | 渠道輸水損失包括滲水損失、漏水損失及水面蒸發損失三部分,但在渠道輸水過程中,由于漏水損失為特殊損失,水面蒸發損失較小,所以我們所說的輸水損失主要是滲水損失。 渠道防滲是提高渠道水有效利用系數,減少輸水過程損失的工程措施,一般用不易透水的防護層,如混
凝土護面,漿砌石襯砌,塑料薄膜防滲等多種形式進行防滲處理。采用渠道防滲技術既可減少水的滲漏損
失,又可加快輸水速度,減少輪灌時間,縮短輪灌周期,提高灌水效率等優點。
20世紀五、六十年代,山西省已開始防滲襯砌技術的應用與研究,當時,主要采用當地材料防滲,如三合
土、灰土、黏土、漿砌石等防滲。1964年在全國首次將塑料薄膜防滲鋪設于高寒地區(大同地區)的渾源縣王
千莊灌區。隨著混凝土預制構件及工藝的發展,混凝土預制板防滲技術在我省迅速普及推廣,同時也成為大同地區渠道防滲的主要結構形式。20世紀80年代初從陜西省引進的 型渠防滲技術在大同地區的井灌區、泵站灌區和中小型自流灌區得到推廣。總之,從多年渠道防滲運行情況看,無論那種襯砌形式都有節水效果,與各地的地下水位情況、基礎土壤性質以及渠道輸水流量等諸多方面均有關系,隨著科學的進步,新型建筑材料被推廣應用在防滲工程中,使得渠道防滲結構形式有了更多的選擇。在我區究竟采用什么樣的結構形式才能既經濟又抗凍,保證防滲效果延長使用壽命,達到減少渠道輸水損失,增加輸水能力,通過幾十年的探索與實踐,目前,大同地區所采用的防滲結構形式有:漿砌石、混凝土預制板、現澆混凝土板、塑料薄膜加保護層的復式結構、 型渠等。下面對這些形式及其適用條件逐一加以介紹。 |
|
暫無評論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