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性識別理論模型在地下水水質評價中的應用
文件大小:0.62MB
格式:pdf
發布時間:2014-02-18
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屬性識別理論 地下水水質評價 投影尋蹤法 主成分分析法   |
【摘要】 | 運用屬性識別理論的基本原理,以某市為例,研究屬性識別理論在地下水水質評價中的應用。結果與投影尋蹤法、主成分分析法基本一致,較符合實際情況。 |
【部分正文預覽】 | 地下水水質評價是地下水資源評價的一項重要內容,它的主要任務是根據地下水的主要物質成份和給定的水質標準,分析地下水水質的時空分布狀況,為地下水資源的開發利用、規劃和管理提供科學依據[1]。描述地下水水質的指標是多方面的[2]。我國在1993 年制定了GB /T14848 - 93《地下水質量標準》。根據地下水水質現狀、人體健康基準值及地下水質量保護目標,并參照了生活飲用水、工業、農業用水水質要求,將地下水質量劃分為5 類。 目前評價方法有單項因子評價法和綜合評價法,其中綜合評價法有模糊評判法、灰色關聯度法、物元分析法及人工神經網絡法等多種評價方法。它們各具特色,有各自的適用范圍和局限性。本文將屬性識別理論應用于該方面的綜合評價中,并以某市地下水水質的綜合評價為例,驗證了該方法在水質綜合評價中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
|
暫無評論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