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正文預覽】 |
連續流動分析技術是上世紀50年代提出, 70年代發展普及起來的分析技術。它的基本原理是把生成有色化合物過程中人工需要完成的各步化學反應,通過設計成套相互串聯的化學反應器具,使樣品及反應試劑進入此流路中自動按順序完成反應,如混合圈代替混合攪拌,透析膜代替過濾稀釋,加熱混合圈代替加熱等,同時標準物與樣品連續進入化學反應摸板,經過相同反應過程及時間在流動中進行化學反應,最終形成的有色化合物,先后進入比色計進行比色,通過電腦軟件自動計算出結果。
顯然,對于實驗室日常的手動分析,采用自動化分析方法的好處在于精度高,重現性好,能大幅度提高分析速度,更適用于批量樣品的分析。
總磷、總氮、揮發酚、氰化物、硫化物、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六項監測項目是GB3838 - 2002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 1 ]基本項目。目前多采用消解、蒸餾、萃取等前處理過程,通過分光光度分析測出檢測物的含量。使用這些分析方法,存在著分析成本高、費時、污染環境等問題。本文通過試驗研究與分析,建立了用四通道流動注射儀[ 3 ] ,同時測定六項檢測因子的最佳實驗方案,使分析效率進一步得到提高。與常規手工操作分析相比,該法可同時快速測定六項指標,并能廣泛應用于對地表水、地下水及排污口水質的監測,有很好的應用推廣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