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滲透性反應墻( PRB) 技術是20 世紀90 年代發(fā)展起來的一項新技術,其中原位生物修復技術因經(jīng)濟合理等優(yōu)勢,成為當前受污染地下水修復研究的熱點。在生物修復中生物載體材料和菌種的選擇是該技術研究的重點和難點,以泥炭、砂礫、活性炭、膨脹珍珠巖等為PRB 生物載體和與特征污染物對應的優(yōu)勢菌種研究已有報道,但對以廢舊膠粒作為生物載體和利用硫酸鹽還原菌、二沉池污泥為生物材料的報道較少。
近年來,廢舊輪胎量逐年增加,隨之帶來很多環(huán)境問題,廢舊輪胎的再生利用成為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方法,在水處理中對輪胎膠粒的吸附特性開展了積極的研究,表明膠粒對污染物具有很好的去除性能。由于硫酸鹽還原菌能有效去除硫酸鹽和重金屬離子而成為該類特征污染廢水處理的優(yōu)勢菌,活性污泥中因含有復合菌體而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和處理各種污染物的能力。因此,筆者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利用所篩選的硫酸鹽還原菌和二沉池污泥( 分別記為SRBD 和AS) 為生物活性材料,借助廢舊輪胎膠粒為生物載體,構建膠粒- SRBD 和膠粒- AS 生物修復系統(tǒng),分析對地下水中COD、SO2 -4 、NH +4 - N、Fe2 +、Mn2 + 的去除效果和機理,以期為廢舊輪胎膠粒和二沉池剩余污泥的利用提供新思路,實現(xiàn)以廢治廢,同時為PRB 生物修復技術的發(fā)展提供理論和科學依據(j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