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不合理的生活、生產方式導致了湖泊水體中氮、磷等營養鹽類大量富集,致使全球性水域已經面臨嚴重的富營養化問題。水體富營養化導致的藍藻水華問題日益嚴峻,藻類在其生長代謝過程中產生色度、臭味、以及藻毒素等大量有害物質嚴重威脅著人們的用水安全[1]。生產上多采用強化混凝、臭氧氧化、氣浮、逆流氣浮過濾等工藝技術除藻[2-3],但是常規工藝特別是化學方法會促進藻細胞向水體中釋放有機物,降低飲用水的安全性,增加后續處理的難度。因此,筆者希望針對富營養化水體中藻細胞難去除、常規工藝中帶來二次污染等問題,開發高效的除藻技術和裝置,而陶瓷膜技術的發展為提高飲用水的安全性提供了可能。課題組采用電氣浮工藝對富營養化湖泊型原水除藻取得了較好效果[4]。文會超等人[5]使用無機陶瓷膜處理脫脂液廢水,取得了較好的處理效果,同時,經陶瓷膜處理后的脫脂液可回用到脫脂工藝中,實現循環利用。吳俊等人[6]將無機陶瓷膜用于處理印染廢水,結果表明,選用200 nm 的Al2O3 膜管處理染料廢水效果較好,COD 的截留率達65%以上,色度去除率達90%以上。選擇0.5 mol/L 硝酸溶液為清洗劑,清洗20 min 后,通量恢復為原來的81%以上。張薈欽等人[7]的研究表明,混凝- 陶瓷膜組合工藝能夠滿足自來水生產的需要,且不同孔徑的陶瓷膜出水水質相差不大。莫罹等人[8]的研究表明,該工藝對濁度、有機物的去除效果優于用微濾膜直接過濾。Bottino 等人[9]的研究表明,陶瓷膜可以有效地去除水體中的藻細胞,所采用的陶瓷膜在0.45MPa 壓力下,清水通量為0.8 m3/(m2·h),但是其通量過小,限制了在實際中的應用。本研究針對富營養化湖泊型原水,采用電氣浮- 陶瓷膜組合工藝進行了試驗研究,以探討對富營養化湖泊型原水的有效處理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