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印染行業一直是我國的工業耗水、排水大戶. 近年來,隨著國家各項環保政策的日趨嚴格,實現印染廢水的深度處理并回用已成為各印染企業污染治理的主流趨勢[1] . 由于印染工藝十分復雜,各工藝所需水質要求不一,目前國家對印染企業回用水質沒有統一的標準. 各印染廠都需根據自身不同的生產要求確定回用水水質標準. 從廢水深度處理技術來看,國內外實踐經驗表明,印染廢水經物理法( 如過濾、膜分離等)、化學法( 如光化學氧化、臭氧氧化、電化學氧化等)、生物法( 如生物活性炭法)等技術組合、集成處理后的出水,用作水質要求相對較低、用水量較大的雜用水,或者部分冷卻水及印染前工序用水都是完全可行的.
膜分離技術利用膜的選擇透過性、微孔過濾作用實現廢水中污染物分離,已成為印染廢水深度處理回用的一項重要技術[5] . 它不僅能去除廢水中殘存的有機物和色度, 進一步降低回用水的COD、BOD5和色度,還能脫除無機鹽類,防止系統中無機類的積累,確保系統長期穩定運行. 工程實踐中,膜分離技術以膜技術與其他技術組合和幾種膜技術組合的方式進行印染水深度處理回用.
超濾( UF) /反滲透( RO) 膜組合工藝,不僅能高效、穩定地去除污染物,而且避免了反滲透膜的污堵,確保出水符合回用水水質標準,實現了廢水循環回用,在減少外排廢水量的同時也減少新鮮用水量,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國內外已有將UF /RO 組合工藝應用于生活污水、印染廢水、洗浴廢水、電廠廢水、皮革廢水、含油廢水等的深度處理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