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正文預覽】 |
1 管網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天津保稅區(以下簡稱保稅區)于1991年5月12日經國務院批準設立,地處天津濱海新區,起步區面積為5 km2 ,擴展區面積為2 km2 ,總面積為7km2 ,是我國北方規模最大的保稅區。
保稅區用水由塘沽自來水公司及開發區自來水公司雙水源供給,自來水分別經兩條輸水管線進入區內:塘沽第四水廠的出水通過一條DN800的輸水管,從西南部進入塘沽臨港加壓泵站,加壓后再通過DN300、DN400兩條輸水管線經4. 5 km送入保稅區管網;開發區水廠的出水經輸水管從西北部進入保稅區加壓泵站,加壓后送入管網,如圖1所示。2005年平均供水量為9 586 m3 /d,DN200及以上的給水管道總長度約為59 km,其中起步區大部分管道是
1993年以前敷設的。
現狀管網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① 管材多為灰口鑄鐵,其脆性強、抗剪切差;
區內大部分管道已運行了13年,容易折斷或爆管。在流塑狀地基條件下,沉降不均使管道的水平和垂直位偏差較大,易造成剛性接口松脫漏水,因此漏失率高、維修量大、可靠性低。例如海濱八路DN400的給水管道, 2005年爆管漏水11次,幾乎1次/月。
② 灰鐵管一般沒有內防腐,管壁銹蝕、結垢嚴重,增大了管道的沿程阻力,既降低了管網的輸水能力、增加了能耗,又造成供水的二次污染,影響水質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