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以煉油廢水MBR出水為原水,經多級過濾—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作進一步處理,同時輔助以臭氧進行強氧化和殺菌,可有效降低來水中的耗氧及其他物質的含量,使出水水質達到中石化回用水水質要求,可作循環水補充水。該套深度處理設施投資少,占地面積小,操作簡單,運行成本較低。 |
【部分正文預覽】 |
由于原水水源、加工原油性質、廢水處理工藝、裝置檢維修周期等的不同以及生產運行的不斷調整,造成各煉油企業處理后廢水的水質也差別較大。
若將這部分廢水回用于循環水作補充水,須選擇合適的深度處理方案,使回用水水質達標并保持相對穩定,避免因水質波動沖擊循環水場,影響生產裝置的平穩運行。
1 深度處理方案的確定
1. 1 廢水處理站回用水
水質某煉油企業煉油廢水處理系統流程為:兩級隔油—兩級浮選—均質—過濾—生化池—MBR。
MBR 處理后的廢水直接進入回用水池。當出水濁度超標時,則將一部分出水打入保安過濾器進行深度處理,再進入回用水池。回用水系統出水水質見表1 。
1. 2 回用水深度處理方案的確定
由表1 可知,回用水含油量、CODCr 、氨氮、總鐵含量偏高,通過進一步調查發現氨氮高主要是廢水處理站一部分處理設施正在改造引起的,一旦改造完成即可達到指標,而其他三項可采取進一步生化處理、雙膜法或活性炭吸附法。因生化處理流程長、占地面積大,操作程序復雜,首先排除使用;而雙膜法對前期處理要求高,在現有水質下無法直接使用。通過對同類企業處理工藝的調查,結合自身水質,最后確定使用活性炭吸附法,同時為確保處理效果,還增加了過濾設施及臭氧輔助系統。該設施設計規模為50 m3 / h ,除反沖洗需人工操作外,平時無需人工值守,具體流程為:MBR →調節池→混合器(加臭氧) →DGA 過濾器→ZWT 污水回用器→混合器(加臭氧) →用水點。通過該流程處理后的出水水質需滿足表2 的要求。該套設備不具備對低含量石油烴進行處理的能力,但在含量較高時對系統具有緩沖和保護作用,故控制該項指標≤5 mg/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