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關單位:
全國水資源合理配置與優化調度及水環境治理會議已連續召開四屆,并得到廣大參會者的一致好評。為了更好地結合近年來城市水網規劃、設計與國家推動海綿城市建設試點,本屆研討會主題為海綿城市建設與城市水系修復關鍵技術,加強在海綿城市規劃、設計及試點中的關鍵技術,城市水系與海綿城市關系,城市水網多功能目標協調與設計,城市水源地規劃與保護,城市水系連通關鍵技術,城市濕地重建關鍵技術與管理,城市水網調控與管理,中小城鎮水系水環境修復等方面開展研討。并編輯出版《第五屆全國水資源管理與保護發展論壇文集》,本次論壇與長江科學院院報合作,優秀論文將由長江科學院院報針對本次論壇出版增刊發表。望各單位重視、支持組委會工作,及時轉發通知并組織人員參加。現將相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 論壇主題:海綿城市建設與城市水系修復關鍵技術
二、 組織形式
主辦單位:全國河湖生態產業聯盟
中國水利技術信息中心
承辦單位:長江科學院
協辦單位:湖北省水利學會
三、 主要內容
1、海綿城市規劃、設計及試點中的關鍵技術
國家推動海綿試點城市建設是暢通城市水系水循環、防洪排澇、雨水利用等方面的重要舉措,但在不同水資源條件的城市、不同城市建成區條件下,海綿城市在總體規劃、試點地區建設和維護管理方面存在眾多需要解決的難題,需要根據不同城市水資源條件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研究出一套規劃、設計、實施和運行維護關鍵技術。如基于GPS和GIS技術基礎上的城市地面透水狀態調查和評估技術,地表水與地下水連通方式、材料,城市雨水蓄積空間布局及回用技術,水污染治理技術等。
2、城市水系與海綿城市關系
隨著城市化進程和社會對于城市水務要求越來越高,需要協調已有城市水網修復規劃,將海綿城市試點納入未來城市水務規劃和水系生態修復中,同時,對于以規劃水網需要考慮海綿城市要求,將城市水網、海綿城市與水生態文明建設結合在一起。
3城市水網多功能目標協調與設計
城市水網具有蓄洪、排澇、景觀、生態、交通、旅游及文化等多功能,需要協調多功能,不僅需要綜合的規劃戰略和思路,也需要科學的方法和先進的技術。
4城市水源地規劃與保護
目前我國大多數城市存在缺水和水污染問題,如何分區域規劃、建設和保護已有水源地和備用水源地成為多數城市發展的難題,需要建立起多水源優化配置和實施嚴格的水源地保護戰略、方法和管理制度。
5 城市水系連通關鍵技術
水系連通不僅存在技術上的難題,也存在管理上難題,只有充分考慮技術、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因素才能有效實施水網的連通,連通工程不僅在規劃、設計和實施上解決難題,而且對于低成本運行和維護需要充分考慮。
6 城市濕地溝渠生態重建關鍵技術與管理
城市濕地中定位、規劃、建設和運行中需要綜合規劃、設計和管理。需要選擇低成本水生態系統重建一籃子技術、方案和產品。
7 城市水網調控與管理
泵站、水閘是城市水網調控主要調節手段,需要綜合建立基于水動力學特性的城市水網多目標調控體系及信息管理系統
8 中小城鎮水系水環境修復
中小城鎮過去多缺乏水系規劃,目前面臨著水源地安全、水污染和防洪排澇等諸多問題,是未來水系規劃與水資源保護的重點地區,具有巨大的市場需求,需要因地制宜推出綠色、環保技術和方法。
9 新產品、新材料、新技術應用介紹
海綿城市的落地離不開優質材料選用和先進產品解決技術難題,在低碳實效耐用性能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同時為設計和施工提供最優方案。
四、 大會學術委員會
主 席:王 浩 流域水循環模擬與調控國家重點實驗室 主任/院士
副主席:劉雅鳴 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 主任/教高
李原園 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 副院長/教高
委 員:(排名不分先后)
王忠靜 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 副院長/教授
陳 進 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科學院 副院長/教授
陳曉宏 中山大學水資源與環境研究中心 副院長/教授
李俊奇 北京建筑大學環能學院 教授/院長
趙建世 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 講師/博士
王文科 長安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院長/教授
孔海南 上海交通大學 教授/博導
張萬順 武漢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 教授/博導
崔廣柏 河海大學 教授/博導
五、 時間、地點
時間:2015年9月11日~13日(11日全天報到)
地點:湖北 武漢
六、 參會人員與形式說明
1.參會對象:各級政府;各水利水務廳局、各流域主管部門的領導和管理人員;各級水文水資源勘測局、水資源保護局、各城市規劃院、市政院、水利規劃院、設計院、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單位的管理層、業務骨干和專家學者等。
2.會議形式:
1)邀請國內主管部門領導、地方政府相關負責人、權威專家做專題報告,并針對目前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盲點作交流指導。
2)邀請國內外先進水利技術(產品)持有單位采用現場演講、實物展示、圖片展覽、多媒體展播等多種方式對推介技術(產品)進行介紹和宣傳。
3)組織工程示范考察。
3.注冊費
1)代表參會費提前匯款1600元/人,現場交費1800/人;
3)費用包含會議期間餐費,專家講課費、場地費、資料費、考察費等,住宿統一安排,費用自理;
七、 其他事項
1.關于協辦或贊助事宜請與組委會聯系。
2.請參加會議的代表及時將參會回執傳真或發郵件至組委會秘書處,以便安排會議住宿。
八、 聯系方式
大會組委會:
1.聯系人:張 潔 電話:010-56103188 傳真:010-63381345
手機:13811441907 QQ:939772961 報名郵箱:13811441907@163.com
2.長江科學院 聯系人:董玲燕 電話:027-82927557
手機:13507156754 投稿郵箱:shuiziyuanguanli@163.com
在線交流平臺 中國水生態總群QQ群:212290472
附件:1. 考察說明
2. 投稿須知
3. 參會回執表
附件1:考察說明
一、考察行程安排:
會議第二天下午1點準時在酒店門口集合,由大巴車接送到漢陽沌口基地長江防洪模型(路程約1個小時),于下午2點左右到達,由專人負責介紹,參觀約2個小時。下午4點返回長江科學院,時間允許,可參觀長江科學院水資源所“水生態實驗室”和水環境所實驗室,結束行程,返回酒店。
二、長江防洪模型簡介:
長江防洪模型,是當今世界規模最大的河工模型,也是建國以來我國水利科研投資最大的一個項目—總投資近1.7億元。無論從建設規模、研究問題的復雜性及重要性不僅在國內上首創,在國際上也是罕見的。
長江防洪模型的研究重點是三峽工程建成后,長江中下游河道再造河床過程、不同時期的洪水演進過程、三峽水庫運用后江湖關系變化及長江中下游的防洪對策等。防洪模型投入運行后,將通過研究這些重大技術問題,為長江中下游防洪規劃、工程建設和防洪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長江防洪模型是能夠模擬泥沙輸移、河床演變和洪水演進的實體模型,與它相配的先進的數學模型,提供了必要的邊界條件,以減少實體模型運行組次,提高試驗效率。通過實體模型、數學模型與原型觀測資料的相互印證與補充,有利于實現對長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湖區河網的泥沙運動、洪水演進和防洪調度試驗研究。在此基礎上,還引進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大型計算機軟件,建立了網絡與數字仿真系統。
三、水資源所“水生態實驗室”
可參觀水生態實驗設備,包括水質分析設備、氮磷營養鹽分析、重金屬分析、有機污染物分析,以及水文監測等方面。
四,水環境所實驗室
可參觀水環境所實驗室的色譜分析室、光譜分析室、生物分析室、有機試驗室、無機實驗室。
附件2:論文征集要求
論文要求緊扣本次論壇內容,論壇組委會專家組將在來稿中評選出優秀論文并給與獎勵,參會的優秀論文將收入《長江科學院院報》(增刊)。請投論文的作者按時參加論壇,不參加者不予收錄。
《長江科學院院報》是湖北省優秀期刊;全國水利系統優秀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RCCSE中國權威學術期刊;CSTA(英文版)首期入選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首批入選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學引文 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文電子期刊服務資料庫》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文摘》和《中國學術期刊文摘(英文版)》雜志,俄羅斯《文摘雜志》收錄期刊。
論文征集的具體要求如下:
1、論壇來稿務必論點明確,數據可靠,文字精練,并應注意保守國家機密。作者要確保論文內容的真實性和客觀性,論文的知識產權問題由作者負全責,禁止任何形式的剽竊與抄襲未公開發表的內容,應征論文來稿文責自負;請勿一稿多投。
2、論文字數8000字位(含圖表)以內,論文摘要100-300字,關鍵詞3-5個。
3、文稿上須注明作者的通訊地址、聯系電話和電子信箱(E-mail)地址。來稿若系國家基金資助課題或項目,請注明基金資助來源、課題或項目名稱及編號等。請在篇首頁下注明第一作者簡介,內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省、市或縣)、職稱、專業方向、聯系電話號碼以及電子信箱(E-mail)地址。論文采用Word電子文檔投稿。
4、文稿格式要規范,項目要齊全,按序給出:題目(一般不超過20字)、作者(含工作單位、所在省市名、郵政編碼)、摘要(200字左右,內容應是概括地、不加解釋地簡要陳述論文研究的目的、所采用的方法、研究結果以及最后得出的主要結論。要求用字準確,闡述簡明)、關鍵詞(3~8個)、中圖分類號(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第4版)、文獻標識碼(學術論文A、成果報告B)、正文(表格、插圖隨文給出,且注明圖號、圖名和表號、表名,表名、圖名均需譯成英文)、參考文獻(須在正文中相應位置注明參考文獻索引號)等。文末應給出與中文摘要對應的英文摘要(包括英文文題、作者姓名的漢語拼音、作者單位和地址的英譯名、英文關鍵詞)。
5、物理量的符號及其單位一律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規定使用。文中的各種符號及單位應用印刷體書寫清楚,上下腳標、大小寫、正斜體(一般表示變量的物理量符號為斜體,表示不變量的物理量符號用正體),以及黑白體(表示矢量、張量和矩陣的符號要用黑斜體)均要分清。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符號,請在第一次出現時注明。
6、文中圖、表只附最必要的。插圖切勿過大,以能看清為準,小圖寬度小于8 cm,大圖寬度為12~16 cm之間,插圖中的縱、橫坐標的標目(物理量名稱、符號和單位)要齊全,線條、注釋文字、符號務請描繪清楚。照片應是黑白型,且黑白清楚,層次分明。表格應采用三線表,表頭欄目不宜過繁,表格最寬不能超過16 cm。
7 、參考文獻只需擇主要者列入,未公開發表的資料(報告除外)不宜引用。文獻的作者多于3個時,只列出3個后加“等”;少于或等于3個時,則必須全部列出。請按下列格式書寫,中文的參考文獻需譯成英文,以雙語形式表示。
期刊:[序號] 作者. 文題[文獻類型標識]. 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
例:[1]王明洋,宋 華,鄭大亮,等.深部巷道圍巖的分區破裂機制及“深部”界定探討[J] .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6,25(2):1771-1776.(WANG Ming-yang, SONG Hua, ZHEN Da-liang, et al. On mechanism of zonal disintegration within rock mass around deep tunnel and definition of deep rock engineering[J]. Chinese Journal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06,25(9):1771-1776.(in Chinese))
書籍:[序號] 作者. 書名[文獻類型標識]. 版次(初版不寫). 出版地:出版單位,出版年: 起止頁碼.
例:[2]錢七虎,戚承志,王明洋.巖石爆炸動力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QIAN Qi-hu, QI Cheng-zhi, WANG Ming-yan. Rock blasting dynamics[M]. Beijing: Science Press,2006. (in Chinese))
報告:[序號]作者.報告名[文章類型標識].保存地:保存單位,出版年. 例:[3]錢七虎.深部地下空間開發中的關鍵科學問題[R]. 南京:解放軍理工大學工程兵工程學院, 2004.(QIAN Qi-hu. Key scientific problems for deep underground space excavation[R]. Nanjing: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Corps, PL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4. (in Chinese))
8、章條的序號采用阿拉伯數字分級編碼,序號一律左頂格起排。
附件3
第五屆全國水資源管理與保護發展論壇報名回執表
日期: 年 月 日
單位名稱
|
|
地 址
|
|
E-mail
|
|
姓 名
|
職 務
|
固定電話
|
手 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發言題目
|
|
想要了解的內容與單位需求
|
|
住宿要求:單住 間,合住 間,共 間,入住時間 日
|
費用總計
|
¥: 元
|
開戶名稱
|
眾合達(北京)國際信息咨詢中心
|
帳 號
|
1100 1019 5000 5301 5607
|
開 戶 行
|
中國建設銀行北京分行宣武支行營業部
|
傳真有效,可附表
注:請將參會費用提前匯入指定賬號,以便會務組開具發票。
聯系人:張 潔 手 機:13811441907
電 話:010-56103188 傳 真:010-633813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