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26日召開的江西省加快水利改革發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江西省已確定未來10年水利改革發展的目標,即基本建成江西省防洪抗旱減災體系、水資源合理配置和科學利用體系、水資源保護和河湖健康體系、民生水利保障體系以及水利管理和科學發展制度體系等“五大水利保障體系”。
江西省水利廳廳長孫曉山介紹,“五大水利保障體系”中,在防洪抗旱減災上,江西將進一步提高鄱陽湖區和五河中下游干流及重要支流重點河段堤防、鄱陽湖區等重點地區、南昌等大中城市和中小河流重要河段的防洪能力,并基本建成鄱陽湖、峽江等控制性水利樞紐工程,五大江河防洪工程以及山洪災害防治體系。
在水資源合理配置和科學利用上,“十二五”期間,江西省將新增總供水能力35億立方米,同時,萬元GDP、萬元工業增加值耗水量分別比2010年下降30%,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65%以上。
在水資源保護和河湖健康上,到2015年,江西水(環境)一級功能區達標率達到85%以上,水質常年穩定在Ⅲ類以上,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面積、生態修復面積達到6000平方公里以上,地下水管理得到加強,重點河湖生態環境狀況、農村水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在民生水利保障上,“十二五”期間,江西將基本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新增和恢復灌溉面積450萬畝,改善灌溉面積900萬畝。到2020年,基本實現農村自來水全覆蓋,全省有效灌溉面積達到3590萬畝,農田灌溉水利用系數達到0.55。
此外,江西省還將進一步完善水利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基本建立水利工程良性運行機制,全面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使水利行業能力和公共服務能力顯著增強。
孫曉山還介紹說,從2011年起,江西省將把水利改革發展納入對市縣政府考核評價體系,實行防汛抗旱、農田水利建管、飲水安全保障、水利資源管理、水庫安全管理、河道采砂管理行政首長負責制,實行農田水利建設和小農水工程管護縣長負責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