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地面積不大的一口“深井”,里面有不小的乾坤,作為在廢水處理過程中顯示出極佳效能的“深井曝氣生化技術”,目前已在紹興市一家印染企業(yè)運行近一年,日處理廢水量在4000噸左右。前不久紹興市召開的“印染廢水及污泥處理先進適用技術應用推廣會”上,60余家印染企業(yè)負責人前往參觀這一設施的運作情況。; 前往各地考察,再從江蘇引進這項技術,然后經(jīng)過整體重新設計,前后花了一年多時間,“海神印染”相當謹慎地成為紹興采用“高效低能耗深井曝氣生化技術”的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印染企業(yè)。而從去年8月份完成污水處理項目改造以來,這家公司用較低的成本使排放的COD降到300mg/L左右,完全達到納管廢水濃度要求。;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這口“深井”并不是市民觀念中的水井,而是鋼管被埋在地下深處,作為廢水處理的好氧曝氣池。“占地面積只有60多平方米,是常規(guī)處理技術占地面積的二十分之一,但深度達到102米,因而沖氧效率高,氧的利用率提高了十幾倍。”“海神印染”杜副總告訴記者,原來采用其他處理技術,但廢水排放標準逐年提高,與其排放超標被相關部門追在后頭跑,不如趁早做好。; 去年投入1200萬元,進行初期廢水處理,今年還要投入300多萬元用于水的深度處理,達到中水回用的目的。“海神印染”目前日處理廢水量達到4000噸左右,最大量可以到5000噸。; 其實,用常規(guī)處理工藝最多800萬元就能達到目前的廢水處理量,企業(yè)為何下大決心投入這么多?“與本地的其他印染企業(yè)相比,我們出口的面料相對高檔,出口單價高一兩元,60%以上產(chǎn)品用于出口。”杜副總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他們現(xiàn)在廢水處理的成本是2.2元/噸,而使用常規(guī)工藝處理成本是2.5元~3元/噸,算一算這筆投入還是劃算的,只要兩年多,投入超過部分就回來了。而目前其他企業(yè)想借鑒這一廢水處理的做法,也主要卡在投入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