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上午,在由中國水網、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城投污水、上海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2010上海(第二屆)水業熱點論壇”上,北京建筑工程學院車伍教授做了主題發言,題為“低影響雨水排水方式及其對傳統排水系統的影響研究”。
車伍認為在低碳生態城市發展中傳統雨水排放模式存在嚴重問題:一是“水多”問題,城市區域積水、內澇嚴重;二是“水少”問題,雨水直接排放,沒有加以回收利用,造成大量雨水資源流失;三是“水臟”問題,城市河道、湖泊等地表水體污染嚴重。鑒于雨水的嚴重問題,車伍認為需要加大對“城市雨水徑流控制”的關注和投入,使其與對“污水收集和處理”的關注和投入遠達到某種平衡。
美國等發達國家在上世紀70~80年代面臨過同樣的問題,隨后陸續推出了最佳管理措施(美國)、低影響開發LID、水敏感城市設計WUSD(澳大利亞)、可持續城市排水系統SUDS(英國)、綠色雨水基礎設施(GIS)等新型雨水控制利用體系,并大量推廣應用。
車伍指出在我國,城市排水與洪澇控制系統、城市雨水利用系統、城市道路系統、建筑景觀園林系統、城市徑流污染控制系統相互獨立,缺乏聯系,把這些系統綜合起來建立綜合系統模式應用,有利于實現可持續低影響的排水方式。采用“新型的、低影響的、低碳的雨水排放模式(城市雨洪控制與利用綜合模式)”并不是完全“拋棄、廢止”傳統的雨水排放系統,但會對傳統雨水系統產生諸多影響。
更多內容,請關注中國水網的后續報道。(中國水網; 劉永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