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隨著6個滇池治理項目同時開工,昆明也啟動了“滇池治理3年行動”。截至2015年,昆明計劃讓滇池流域水污染物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制,滇池湖體水生態系統明顯改善,滇池湖體富營養化得到有效治理,草海湖體水質基本達到Ⅴ類,外海湖體水質基本達到Ⅳ類;主要入湖河流水質明顯改善,基本消除劣Ⅴ類。
省委常委、昆明市委書記張田欣等領導出席了啟動儀式。
未來3年中,昆明將著力加快滇池治理工程實施進度,完成投資341億元。爭取2013年規劃項目基本全部開工建設,為確保滇池總量目標、水質目標的實現奠定基礎。其中,昨日開工的6項工程為:既有景觀又能防洪的牛欄江滇池引水盤龍江入口段景觀瀑布項目,位于昆明市盤龍區北部山水新城,估算總投資約10億;尾水外排資源利用的主城污水處理廠尾水外排及資源化利用建設工程,將昆明主城區污水處理廠深度處理后的尾水(河流V類)通過管道經西園隧道直排滇池流域外,以減少入滇負荷;昆明市第十一污水處理廠工程,將建成一個全地下式污水處理廠,總投資約5.9億元;滇池底泥疏浚(三期)工程機械化脫水項目,總投資約5.57億元,疏浚水域面積共計約895.21萬平方米;滇池海口閘建設工程,計劃在位于昆明市西山區海口鎮原老海口閘上游500米處,設計流量為140m3/s,屬Ⅲ等、中型工程;環湖截污南岸配套收集系統支次管網項目,補充現有溝渠截流收集進入干渠的單一“粗獷式”截污方式,盡可能結合片區規劃,完善滇池環湖南岸范圍內的片區截污、河道截污、村莊截污3個層次的截污體系。
為確保各項任務的順利完成,《滇池治理三年》明確滇池流域各縣區(管委會)為滇池治理的實施主體,并對流域各縣(區)及市發改、財政、水務、住建、農業、林業、環保、國土、滇投等各級各部門,在建立協調機制、強化投入保障、理順排水管理體制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
相關新聞
10個污水處理廠昨試通水將成污水入滇第一“防線”
16日,滇池環湖截污主干渠(管)及配套污水處理廠正式通水運行。作為滇池環湖截污工程中的重要“關節”,歷時3年多建成環湖截污干渠及配套的10座污水處理廠,今后將每天處理55.5萬立方米的入滇污水,成為污水入滇的“第一道防線”。
據了解,滇池環湖截污工程是四個層次中干渠(管)截污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工程新建污水處理廠10座(含東岸新都公司新建的兩座),處理規模55.5萬立方米/日。其中修建的截污干渠(管)長達96公里,為全國最大的截污干渠。而且干渠寬6米,高4.5米,里面可以駛進一輛小汽車,還是雙向車道。
滇池環湖截污干渠主體工程實現全面貫通后,不僅將進一步改善滇池流域環境衛生狀況,對滇池周邊產生的生活污水、工業廢水、農田污染水、初期雨水等起到最后攔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