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31日,三門縣佃石水庫水質自動監測站和石巖(備用飲用水源地)水質自動監測站的水質自動監測系統通過浙江省環保廳組織的整體驗收,這意味著這兩處的水質監測已從過去的月度人工采樣監測分析變為全自動和在線實時監測。從此,三門縣飲用水“大水缸”配上了“安全衛士”。
“佃石水庫水質自動監測站和石巖(備用飲用水源地)水質自動監測站是2012年8月建成的,9月初投入試運營。”三門縣環保局監測站站長鄭志興告訴筆者,過去,三門縣水質監測一直使用人工監測方法。工作人員定期或不定期到監測點取水化驗分析,不僅費時費力,而且人為因素也有可能影響數據的真實性,對水質情況難以做到及時、全面的了解。
2009年底,浙江省政府要求在3年內基本建成涵蓋全省主要城市的飲用水源地水質自動監測系統,其中包括三門縣飲用水源地水質自動監測系統——佃石水庫水質自動監測站和石巖(備用飲用水源地)水質自動監測站。
“自動監測站能夠自動監測和預警飲用水源的水質質量,實時反映飲用水的水環境質量和變化狀況,從根本上改變了過去‘被動’監測的狀況。”據鄭志興介紹,三門縣佃石水庫水質自動監測站和石巖水質自動監測站分別采用浮標站和棧橋取水的固定站方式,能隨時監測pH值、水溫、濁度、總磷、生物毒性等項目。目前工作人員足不出戶就可以隨時了解到這2個點位的水質狀況,確保飲用水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