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黃春英
當前,我省正在向“十二五”水利發展目標邁進。“十二五”期間是我省由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可持續發展水利轉變的重要階段。
在這一階段,我省現代水利發展將面臨很多難題:如發展方向該如何確定,所需的巨額水利資金將如何解決?等等。日前,記者采訪了國際水資源協會中國地區委員會主席、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李原園,他對我省現代水利發展提出了一些非常中肯的建議。
記者:黑龍江作為經濟欠發達的省份,其為解決水利資金做出很大努力,對此您有什么評價?
李原園:作為經濟相對并不發達的省份,黑龍江省在解決水利投入方面,提出建立“政府主導、金融支持、社會參與”的水利投入穩定增長機制,符合水利特點和黑龍江的實際。黑龍江省委、省政府為此做出了很多努力,不斷增加投入力度。在這方面,黑龍江省與其他省份相比,做得比較好。
記者:您認為黑龍江省應該如何解決巨大的水利投入難題?
李原園:黑龍江省是水利大省,未來所需的水利建設投入非常大,黑龍江省應堅持和完善多元投入機制:
一、水利具有很強的公益性、基礎性、戰略性,必須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加大公共財政對水利的投入。對于公共財政投入,要堅持爭取中央投入和自籌資金兩條腿走路,既要積極爭取中央水利建設資金投入,更要強化地方財政水利投入,加大各級政府公共財政投入水利建設的比例,特別是用好土地出讓收益、水利建設基金、水資源費等政策,對于中央投入項目,要切實落實好配套資金。
二、黑龍江省擔負著國家糧食安全的重任,又是生態保護大省。為此,黑龍江省應從這個角度盡力爭取國家的支持和投入力度。
三、加強對水利建設的金融支持,廣泛吸引社會資金投資水利。同時扎實做好前期工作,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和效益,避免盲目鋪攤子、上項目,浪費資金。
四、盤活現有水利資產,彌補投入不足。
記者:您對當前黑龍江省水利發展方向有何建議?
李原園:黑龍江省江河縱橫、湖泊眾多、沼澤廣布,擁有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和綏芬河四大水系,良好的水資源條件在我國北方地區首屈一指。水土資源相對豐沛,具有建設大農業、大水利的有利自然條件。
應該說近幾年黑龍江省的水利發展比較快。防洪抗旱減災體系、水資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體系、水環境和水生態健康保障體系建設取得了初步成效。但黑龍江省水利建設只是形成了基本框架和體系,下一步的建設重點應是完善水利基礎設施體系。
記者:當前,黑龍江省正在努力實現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的轉變,對此您有何建議?
李原園:具體而言,應向三方面轉變:
一、由過去的單項工程建設向系統工程建設發展。黑龍江省水資源分布與生產力布局不完全匹配,缺乏必要的江河湖庫連通工程和重點水源工程,缺乏控制性工程。
二、由以農業水土資源開發為主,向水資源綜合利用和調配轉變。過去黑龍江省水利設施主要用于農業灌溉,現在黑龍江的工業發展、民生保障都對水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今后,應加強水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和合理調配。
三、由水資源開發利用向水土資源保護和生態保障轉變。黑龍江省是我國重要的生態保護省,其生態安全不僅關系到黑龍江自身,而且關系到全國。有些生態資源是黑龍江省獨特的,比如黑土地。因此,黑龍江省現代水利的發展應綜合考慮,應將水資源開發利用、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結合起來 。
專家簡介
李原園 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長期從事水文水資源及水生態相關領域的基礎理論與技術研究,主持和參與多項國家科技攻關和科技支撐項目研究工作。主持多項重大國際合作項目研究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