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中南部地區城鄉飲水安全水源工程奠基儀式今天(3號)上午在固原市舉行。自治區主席王正偉、國家水利部副部長周英、自治區領導袁家軍、馬瑞文、郝林海、安純人、劉云出席開工儀式并為工程培土奠基。該工程建成后,將從根本上解決原州區、西吉縣、彭陽縣及海源縣部分地區共44個鄉鎮、609個自然村,110.8萬人的城鄉飲水安全問題。
寧夏中南部城鄉飲水安全水源工程是黨中央、全國人大、國務院關心支持解決寧夏中南部地區群眾喝水問題、改善基本生存條件、維護區域發展和民族團結和諧大局的一項極為緊迫的民生工程。項目早在1972年提出,經過近40多年來的研究論證,工程建設規劃依據充分、水資源條件合理可行、省際間的協調問題已解決、工程技術條件成熟。該工程規劃在涇河干流以及暖水河、頡河、策底河支流上共布設7個截引點,擬定多年平均年引水量3980萬立方米。工程采用龍潭水庫壩上1911米自流引水方案,輸水線路總長74公里,其中隧道洞36公里,壓力管道38公里,調蓄水庫3座,工程估算投資17.22億元,工程建設期4年。工程建成后,將從根本上解決原州區、西吉縣、彭陽縣及海源縣部分地區共44個鄉鎮、609個自然村,110.8萬人的城鄉飲水安全問題。
國家水利部副部長周英在奠基儀式上說:“寧夏中南部地區城鄉飲水安全水源工程的建設,將全面優化寧夏水資源配置戰略格局,破除中南部地區水資源的瓶頸制約,對完善當地水利工程體系,解決城鄉飲水安全,保障防洪和生態安全,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自治區副主席郝林海在講話時指出:“中南部地區城鄉飲水安全水源工程是我區目前投資規模最大、受益范圍最廣、受益人口最多、建設最為緊迫的民生工程,時間緊、任務重。工程沿線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加強協調,及時解決工程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千方百計做好移民安置和征地拆遷工作,為工程的順利實施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自治區水利廳和參建單位要本著對國家、對人民負責的態度,精心組織,精心實施,強化建設管理,全力抓好工程質量和進度,確保工程安全、資金安全、干部安全、生產安全,努力把中南部地區城鄉飲水安全水源工程建設成精品工程、優質工程、民心工程,早日造福當地人民群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