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水工業網 > 新聞 > 氣象局:開發利用空中云水資源 緩解我國水資源短缺

氣象局:開發利用空中云水資源 緩解我國水資源短缺

來源:中國低碳經濟網 發布時間:2012-5-31 瀏覽次數: 更多

       “氣候變化對水資源產生了很大影響,尤其是對北方。”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陳振林說,“對華北地區來說,近50年氣溫升高,降水減少,加劇了水資源的緊張。”中國氣象局發布的《2011年中國氣候公報》顯示,去年全國的平均降水量為556.8毫米,比常年偏少9.1%,為1951年以來最少。

  一面是干旱、降水減少,一面是水資源嚴重短缺。專家稱,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深入發展,我國的水資源需求還會持續增長、水資源供需矛盾將更加尖銳,對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構成的威脅也將日益增加,如何應對水資源短缺成為當務之急。

  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表示,我國天空中“藏著”7個三峽水庫,科學合理地開發利用空中云水資源,對緩解我國水資源短缺等問題十分有利。

  開發潛力巨大

  在強烈的需求推動下,我國開展了大量的人工增雨(雪)作業。中國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中心副主任王廣河告訴記者,目前我國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規模居世界首位,增雨作業面積達500多萬平方公里,服務領域也不斷拓展到森林防火、生態保護、水庫蓄水、重大社會活動保障等多個領域。

  吉林省是我國首次開展人工增雨作業的地區,從1951年至2009年,全省平均氣溫上升了1.6攝氏度,平均年降水量減少了69.8毫米,中、西部糧食主產區“十年十旱”。吉林省將空中云水資源開發作為保障工程,納入增產百億斤商品糧能力建設規劃。自2004年以來,全省共開展空、地協同作業293次,累計增加降水量95億立方米,實現了糧食生產九連增。

  作為北京“水塔”的密云水庫、官廳水庫,其蓄水量直接影響著北京市民的飲用水安全。從2003年起,北京與周邊省市聯合,建成了水庫流域約3.5萬平方公里的人工增雨作業網,實施水庫增蓄型常態化作業。據評估,人工增雨作業為密云、官廳和白河堡水庫凈增加的入庫水量約占三座水庫總來水量的10%。

  在江蘇,人工增雨作業成為太湖藍藻綜合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四川、重慶、福建,人工增雨作業用于改善空氣質量、應對突發污染事件;而上海、浙江等地則開展了夏季人工增雨城市降溫作業……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廣泛應用于經濟社會發展的諸多方面,迸發出了勃勃生機。

  據王廣河介紹,目前我國形成了國家省地縣四級人工影響天氣業務體系;已基本形成了以云物理特種觀測為手段的作業條件監測和預報方法;形成了以飛機、高炮和火箭等作為運載工具的作業催化方法;發展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多維云數值模式;提出了不同云條件下催化技術指標。這些業務體系和技術手段的發展,為提高作業效率和效益奠定了基礎。

  “按照現在的技術水平,如果能夠充分開發全國的空中云水資源,人工增雨潛力約為每年2800億噸。”鄭國光說。

  如何化云為水

  盡管可開發利用的云中水資源潛力是巨大的,但究竟能開發利用多少,取決于多個方面的因素。當前,我國平均年云水資源(含水汽)約為22萬億噸,但降水效率僅28%左右,87%的云水資源飄出了我國上空。

  王廣河說,人工影響天氣不是“無中生有”,人工增雨主要是通過飛機、高炮、火箭等工具向云中播撒催化劑,促進云水向降水轉化的過程。因此,組織實施人工增雨作業,應當具備適宜的天氣氣候條件。“通過周密的天氣分析,跟蹤探測有利于降水的云層,根據降水云(系)的宏觀與微觀結構特征及其發生、發展與演變情況,科學地分析出云層催化條件,并加以科學的組織和實施,才能夠起到人工增雨的作用。”

  然而,在進行常規的人工增雨(雪)作業時,現場的監測、作業技術等往往不能滿足要求,特別是一些高端先進的探測和作業技術更是缺乏,限制了對云的精細結構、粒子相態等了解和作業效果的評估。

  除了技術上的原因,還有體制機制上的原因。身處一線的山西省人工增雨防雹辦公室主任李培仁對此感受頗深。他告訴記者,“山西省人工增雨作業每年飛行150架次,約占全國當年飛行架次的六分之一。之所以能飛這么多,飛得這么順暢,關鍵是協調得好”。

  據了解,增雨作業涉及氣象、民航空管、部隊等多個單位,如果部門之間協調銜接不到位,一次天氣過程過去了,空域申請可能還沒有批下來。同時,云的流動性決定了人工影響天氣也需要加強區域合作。

  2010年,我國投資10多億元,在吉林白城建立了東北區域國家級人工影響天氣基地,這是我國第一個國家級的人工增雨示范區。王廣河說,“通過示范區的建設,不僅針對不同云系開展作業示范試驗,獲取關鍵的作業技術指標,而且以此探索基地的運行方式和管理機制,這對科學開發利用空中云水資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王廣河表示,今后一段時期,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的重點是,要進一步強化部門聯動、區域聯防機制;進一步提高云水資源開發的科研水平,使我國人工增雨效率再提高3%至5%。




三峽水庫相關新聞信息
水資源短缺相關新聞信息

暫無評論信息

IE expo 2014第十五屆中國國際給排水水處理展覽會

本周熱門新聞

本月熱門新聞

查看中國水工業所有信息     行業新聞 - 市場動態 - 企業動態 - 廠商 - 產品 - 招標 - 論文 - 案例 - 方案 - 圖紙 - 軟件 - 課件 - 政策法規 - 標準規范 - 市場研究 - 會展 - 招聘 - 圖書
精品久久亚洲中文无码| 久精品在线观看| 19禁啪啪无遮挡免费网站| 欧美a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成人网站| 免费又黄又爽又猛的毛片| www激情com| 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 | 亚洲欧美国产免费综合视频| 91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无缓存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潮喷在线观看| 韩国高清在线观看| 无码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孕妇 | 探花视频在线看视频|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777| 中文字幕在线成人免费看| 精品伊人久久久久网站| 戍人视频fc2最近一周|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完整版|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电影| 韩国免费一级片|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棈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 美妇与子伦亲小说| 婷婷综合五月天| 亚洲熟妇av一区|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色噜噜 | 亚洲日韩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视频黄a视频全免费网站色|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免费视频未 | 91香蕉污视频| 欧美成人免费全部观看天天性色 | 国产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高清免费观看| 国产午夜影视大全免费观看|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不卡|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热 | 日韩欧美电影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