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水庫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地,庫區及上游領域涉及河南、湖北和陜西的8個地市。記者從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獲悉,經過前期綜合治理,丹江口水庫水質總體水平保持在Ⅱ類水平,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二五”規劃已經啟動實施。
在丹江口市六里坪鎮馬家崗村一處移民安置點,居民的生活污水通過管道統一收集,經過調節沉砂池和兩次厭氧池的預處理,進入人工濕地再次凈化,使排出去的水質符合《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B排放標準。
自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一五”規劃實施以來,南水北調中線調水水質取得了明顯改善。水源區化學需氧量(COD)排放減少了10%左右,氨氮排放減少了11%左右,不達標河段由21個減少到7個。
據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環保司副巡視員范治暉介紹,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成效顯著,但是,目前也存在農業面源污染比較突出、水質監測能力不足以及污水垃圾處理設施運行費用普遍存在缺口等問題。
根據《國務院關于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二五”規劃》,未來幾年國家將安排污水處理、工業點源污染治理、入河排污口整治、水環境監測能力建設、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等10大類項目,總投資約120億元。此外,中央繼續加大對水源區轉移支付力度,鼓勵支持地方在保護水質的同時,加快工業和農業結構調整,實現治污和發展相結合。
“我們將指導地方政府劃定南水北調中線丹江口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這對于水源保護非常重要。”范治暉說。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將清除網箱養殖等各類污染源,規范保護區內生產生活活動,嚴格控制保護區內新上項目,防范水質保護核心區內出現污染風險。此外,今年年內將啟動北京、天津等受水區對水源區的對口協作,著力推動綠色產業發展、深化經濟技術交流合作、增強基層基本公共服務能力,努力構建南北共建、互利共贏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