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水庫周邊出現了水污染情況,水質監測系統將從水生生物毒性監測中發現端倪,及時進行預警。記者日前獲悉,合肥市飲用水源地水質監測預警系統建設項目已經進行中標(成交)公示,預計總投入904.5萬元。
據合肥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副站長李菁說,這套監測預警系統包括在兩個水庫各建設一座水質固定監測站,以及兩個浮標站,對水源地水質進行安全監控。除了常規的監測設備,還有對生物毒性的監測。 “水生生物是最敏感的,如果水源地周邊有了污染事故,可以第一時間有所反應,利于環保部門及時了解周邊水環境情況。 ”
李菁介紹,此前杭州高速公路就因為事故對新安江的水質有所污染,而合肥的飲用水源地也有部分緊挨高速公路,如果發生意外情況,第一時間了解水質污染情況就很重要。 “之前我們對水源地的監測是每月一次的人工監測,時效性差。而這套系統每4小時為一周期進行監測,數據可以及時匯總到監測站,如果水質有問題,我們可以快速反應。同時,水源地的水質情況也可以實時在網上發布。 ”
據悉,整個預警系統預算904.5萬元,設備中標價約877萬元,該系統為安徽首個,預計2013年完成項目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