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水價調整是必然趨勢
東莞大市區水價聽證會一波三折,自今年6月底延期舉行后,至今已有2個多月。9月1日,東莞召開最高規格水務會議,市委書記劉志庚就在會議上警醒,東莞水環境“珠三角最危險”。昨日,東莞市物價局相關人員再透露,為了解決東莞水質性缺水、供水企業虧損等問題,將于今年年內再啟動大市區水價聽證。 水價聽證會曾因CPI叫停 據了解,早于去年12月起,由東江水務供水的東莞13個鎮水價均上漲。東莞市物價局就表示,按照目前的收費標準,莞城、南城的供水企業每天虧損五六萬元,計劃上調大市區水價。后東莞市物價局就此發布公告,征集市民參加水價聽證會,卻遇上C PI高漲,省政府在政府定價項目上把關,此事也被要求暫停。 不過,上調壓力仍在。9月1日,東莞召開最高規格水務會議,市委書記劉志庚就在會議上透露,目前東莞人均占有本地水資源量僅為253立方米,而廣東省這一指標數據為1755立方米。東莞這一指標甚至低于國際公認人均500立方米的嚴重缺水線。“東莞成為珠三角九市水資源環境最危險的城市之一。” 物價局:成本上漲水企巨虧 昨日,東莞市物價局召開記者吹風會,通報該局貫徹市水務工作會議精神的工作計劃。副局長陳志超就在會上透露,今年年內將再啟動水價聽證程序。“水價調整是必然的趨勢”,陳志超介紹,目前與珠三角周邊城市相比,東莞的水價低,已經導致了水資源浪費、企業排污增加等惡性循環,就是要利用價格杠桿的作用,保證東莞的可持續發展。 而且工資、物價等各方面成本上漲,供水企業制水的成本也在上漲,確實面臨壓力。南城供水企業的母公司已向銀行負債35個億。陳志超分析,假設大市區水價從現在的1 .2元/立方米上調到1 .5元/立方米,按每人每月用水6立方米計算,上調后,每位市民一年的水費支出只是增加了21.6元,攤到每個市民身上的壓力并不是很大。 據了解,水價上調后,政府部門還將增加開支更新老化的供水管網等。針對此前公告征集市民參加聽證會,卻鮮有人報名參與的尷尬情況,陳志超介紹,將通過市消委會、行業協會等推薦代表參加。 相關新聞 東莞市一級收費項目全取消 物價上漲,企業也要減負。東莞市物價局昨日同時通報,自今年2月1日起,已嚴格落實國家政策,取消31項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同時對防雷檢測費等16項經營服務性收費執行低限標準,減免鮮活農產品運輸和銷售環節的部分收費。據統計,累計一年可減輕企業負擔10億多元。目前,東莞市一級的收費項目已全部取消,實現零收費。相關部門同時在爭取,將逐步取消東莞企業省一級的收費項目。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