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政府日前召開全市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聯席會議第三次會議,貫徹落實國家關于太湖治理的部署和要求,總結上海市太湖治理工作,深入分析當前面臨的形勢,研究部署和加快推進下一階段工作。
各項環保工程有效推進
經過近幾年治理,上海市各項環保工程得到有效推進:供水廠網項目全面開工,完成了練塘、商榻污水處理廠擴建、遷建,開工建設了污泥處理工程、葉水路港泵站等工程。淀山湖未發生藍藻大規模暴發事件,保障了世博會供水安全,水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較好實現了國家要求的進度工作目標,完成了主要任務。
淀山湖水質明顯改善。2010年,淀山湖高錳酸鹽指數、氨氮和總磷濃度年均值分別為4.85mg/L、1.11mg/L和0.179mg/L,分別較2009年下降3.6%、20.1%和14.4%。全湖的綜合營養狀態指數為59.2,較2009年下降了3.3%,處于較輕富營養水平。不同功能區的營養狀態指數在56.8~60.4之間,進水口和湖體的富營養化程度相對較高,出水口水體較進水口水體富營養化程度下降6%。與2009年相比,2010年淀山湖藍藻出現時間較晚,且藍藻"水華"發生次數相對較少,藍藻密度明顯降低。
區域環境質量明顯改善。2010年,上海市太浦河青浦原水取水口水質基本達到Ⅲ類,與2009年相比,青浦區太浦河青浦原水取水口總體水質輕微改善,個別指標明顯優于上游來水,如氨氮指標較上游來水丁柵大橋監測斷面改善16.4%。2010年,上海市太湖流域綜合治理區內的5條河道,除淀浦河受上游來水影響較大為輕度污染外,其余河道主要指標均已達到Ⅲ類水質要求。
按計劃完成污染物總量削減任務
上海市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聯席會議第三次會議,通過了2011年的工作目標和重點任務。
會議明確,今年上海市太湖治理工作要全面完成河網整治、生態修復近期項目及城鎮污水處理項目,基本完成飲用水安全近、遠期實施項目,同步推進上海市太湖流域治理區域截污納管工作,實現污水管網覆蓋區域企事業單位和居民小區污水全部納管。主要污染物削減目標是:根據"十二五"總量控制要求,按計劃完成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區域內的污染物總量削減任務。
全面完成污水處理廠網及污泥處理工程建設任務。年內全面完成太湖治理計劃中剩余的約73公里污水管網建設,建成青浦區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規范化處理工程并投入運行。
進一步加強生態修復河網整治項目建設。完成太蓮湖生態濕地4.6平方公里內標準化水產養殖場改造。完成淀山湖及周邊地區水系生態修復工程和淀山湖沿線5公里堤防的加高培厚任務、葉水路港泵站工程、斜瀝港水系工程和環湖三鎮村河道水系溝通工程。
為確保完成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區域內的污染物總量削減任務,2011年在淀山湖每月一次常規監測基礎上,有關部門將繼續在藍藻"水華"高發期對淀山湖實施人工加密監測,并對淀山湖沿岸及重點水域開展全面巡查,同時結合水文水質在線監測數據和衛星圖象數據,對藍藻"水華"的發生做到及時預警,為應急處理提供技術依據。繼續加強青西三鎮直排水體的工業企業環境監管,加大環境執法檢查力度,確保穩定達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