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是干旱缺水國家。以色列在耕地資源和淡水資源嚴重缺乏的條件下,大舉發展規;咝мr業,采用新思路、新技術,以最少的水量投入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
以色列節水農業的成功經驗主要有:建設國家輸水工程,解決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問題。以色列北部水資源占80%,可供澆灌的地盤僅占35%;南部干旱區水資源占20%,而需澆灌地盤占65%。因此,以色列重視輸水工程建設,第一項工程是用直徑為1.68米的輸水管道將位于以色列中部的“亞空”河水引到南部的內蓋夫沙漠地區,年輸水量為1億立方米。第二項工程是1964年完成的國家“北水南調”工程,每年輸水量是4億立方米。調用的水來自以色列北部的加加利湖,此湖低于海平面200米。他們把水抽到海拔150米的高度,以此高度流到沿海地區,沿途再抽到內蓋夫沙漠地區,發展澆灌農業。
普及節水澆灌技術,提高澆灌水的利用效率。澆灌用水從水源地到農田的各環節都采取相應的節水措施,組成一個完整的節水澆灌技術系統,包括水資源優化調配技術、節水澆灌工程技術、農藝及生物節水技術和節水管理技術。其中節水澆灌工程技術是該技術系統的核心。以色列的節水工程澆灌技術堪稱世界一絕,節水裝備已出口到很多國家。
水資源的自然枯竭迫使以色列最大限度地采用節水澆灌方法,他們提出澆灌新概念:即給農作物澆水,而不是給土壤澆水。獲得普遍推廣應用的節水壓力澆灌技術已成為一個系統工程,該系統把水通過塑料管道直接送到植物最需要水的根部,用水效率高。壓力澆灌先將化肥融入水,水肥澆灌一路完成,這給施肥技術帶來了極大的變化,它導致了另一個全新的概念――“水肥澆灌”的運用。
以色列各地區的節水澆灌系統并不雷同,而是按照氣候、土壤、地形、水源和各種植物生長特點具體設計,如滴灌由于器材成本高昂,僅用于溫室和園藝等高附加值作物。噴灌一般用于大田作物,澆灌水利用率為70%至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