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訊 中央指導"三農"工作的第8個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日前發布。文件提出從土地出讓收益中提取10%用于農田水利建設,力爭今后10年全社會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據測算,未來10年水利總投資將達到4萬億元。東方證券認為水利建設投資將在五到十年內會迎來爆發式的增長,長期看好水利板塊的投資機會,建議關注安徽水利、粵水電、青龍管業、大禹節水等個股。
一號文件及解讀
一號文件鎖定水利 今后十年總投資4萬億
新世紀以來中央指導"三農"工作的第8個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日前發布。文件提出,大幅度增加中央和地方財政專項水利資金,從土地出讓收益中提取10%用于農田水利建設,力爭今后10年全社會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據測算,未來10年水利總投資將達到4萬億元。
水利部部長陳雷表示,土地出讓收益10%用于農田水利建設是今年一號文件"含金量"最大的一項政策。據初步測算,如果該政策能落實,按上一年土地出讓收益的總額,可落實600億至800億的資金用于農田水利建設。目前,有關部門正在細化、實化有關的實施方案,同時各有關省(區、市)也在制定有關的實施方案和細則。
"聚焦"水利土地出讓收益的10% 用于農田水利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中央一號文件明確了從土地出讓收益中提取10%用于農田水利建設,充分發揮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等土地整治資金的綜合效益。
"這是中央一號文件含金量最大的一項政策。"陳雷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根據初步測算,如果這10%能夠落實,按上一年土地出讓收益的總額,可以落實600億元至800億元的資金用于農田水利建設。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接受《經濟參考報》等媒體采訪時說,過去農田水利投入主要依靠"活勞動"的積累,原來的機制不可靠了,要建立新的機制。水利部副部長矯勇指出,農田水利的"新機制"是以財政資金作為主導、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積極性和社會投入。
水資源管理劃定"三條紅線" 污水處理費有望上調
一號文件提出,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其中關于水資源管理的"三條紅線"等提法更是受到市場高度關注。
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包括:建立用水總量控制制度、建立用水效率控制制度、建立水功能區控制納污制度、建立水資源管理責任和考核制度。其中,前三條被分析人士稱為水資源管理的"三條紅線",對應的目標為"到2020年全國年用水總量力爭控制在6700億立方米以內,城鄉供水保證率顯著提高,萬元國內生產總值和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明顯降低,城鄉居民飲水安全得到全面保障。"
十年四萬億 水利建設投資迎來春天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在解讀一號文件時說,2010年我國水利投資是2000億元,高出一倍就是4000億元,未來十年的水利投資將達到4萬億元。按照目前財政收入的增長態勢,未來可以實現上述目標。
水利部總規劃師兼規劃計劃司司長周學文也預計,未來5年,全國水利建設總投資規模約2萬億元,其中中央投資1萬億元左右。業內人士指出,比起"十一五"期間全國水利總投資7000億元、中央投資3000億元,"十二五"水利投資應該算是較大的手筆。
相關上市公司受益
農田水利建設提速 相關公司將受益
分析人士表示,農田水利建設力度的加大,無疑將導致對水泵以及節水灌溉設備的需求大大提升。相關上市公司如新界泵業、利歐股份將受益。
其中,新界泵業主要產品是農業用泵,廣泛應用于農業灌溉、農村深井提水等方面,農用水泵收入占比達到83.42%;利歐股份開拓工業用泵領域,可用于水利工程、水電工程等方面。
而在節水灌溉行業的滴灌系統細分市場上,相關上市公司主要有新疆天業、大禹節水。其中,大禹節水是一家專業化的節水灌溉工程系統供應商,是細分領域的佼佼者,該公司的3個募投項目去年底已經正式投產,未來3年的產能將擴展1.5倍左右。
未來十年水利投資4萬億元 大興水利惠及三類公司
市場人士預計,未來水利投資建設將步入持續高成長周期。水利工程板塊,有望成為農業板塊的新亮點。以葛洲壩(600068)為例,公司2010年度新簽合同額累計556.1億元,為年計劃新簽合同額500億元的111.22%,同比增長31.98%。其中,新簽水電工程合同額257.6億元。隨著未來水利工程大投資的建設周期來臨,未來訂單增長有望超預期。
分析人士認為,水利建設將涉及三個方面:一是水利工程建設;二是節水灌溉產業發展;三是用水安全,包括農村安全用水的基礎設施投資。
券商觀點
東方證券: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了《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這是新世紀以來連續第8個中央一號文件,符合我們的預期。
據媒體報道,決定說,近年來,我國頻繁發生的嚴重水旱災害造成重大生命財產損失,暴露出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十分薄弱,必須大力加強水利建設。水利是現代農業建設不可或缺的首要條件,是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替代的基礎支撐,是生態環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統,具有很強的公益性、基礎性、戰略性。加快水利改革發展,不僅事關農業農村發展,而且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不僅關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糧食安全,而且關系到經濟安全、生態安全、國家安全。要把水利工作擺上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更加突出的位置,著力加快農田水利建設,推動水利實現跨越式發展。在建設目標中提出要力爭通過5年到10年努力,從根本上扭轉水利建設明顯滯后的局面。因此,我們堅持認為:水利建設投資將在五到十年內會迎來爆發式的增長。
從已經公布的多個省份的十二五水利規劃來看,未來五年較十一五期間增速普遍超過150%。而新疆、黑龍江等水利大省的增幅高達200%以上;僅重慶、安徽、黑龍江、新疆、福建、廣東六個省份的水利投資就高達6000億元以上。地方政府的規劃將有力保障十二五兩萬億水利投資的總規模。
此外,財政部、發改委、水利部近期聯合發布的《水利建設基金籌集和使用管理辦法》為水利投資快速增長提供了資金保障。
《水利建設基金籌集和使用管理辦法》則更為詳細的列明了水利建設資金的來源、相應額度和使用方向,為水利投資樹立了堅實的資金后盾。《辦法》規定的資金籌集渠道涉及多種稅費,有望保證地方水利投資的穩定增長。
投資建議:長期看好水利板塊的投資機會,繼續推薦安徽水利、粵水電、青龍管業、大禹節水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