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來,北京市共有9年降水量低于以前的平均水平,隨著城市環的不斷擴展,居民和非居民的迅速增加,水資源供需矛盾越顯突出。
去年11月和12月,北京先后上調了非居民用水和居民用水價格,居民用水水資源費每立方米上調0.16元,污水處理費每立方米上調0.14元,調整后北京市居民用水銷售價格由3.70元/立方米調整為4.00元/立方米。非居民用水水資源費上調0.22元/立方米,污水處理費上調0.18元/立方米。為了大力鼓勵再生水使用,保持再生水1元/立方米的價格標準不變,且使用再生水免繳水資源費和污水處理費。
多舉措節約用水的同時,要想加大治污力度就必須有巨量資金的投入和未來再生水價格的提高。
中國再生水從觀念引入到工程建設、運營雖有了突破,取得了巨大成就,仍尚處于待完善階段,尚未形成有效的激勵機制,再生水管線等配套設施建設還不完善,水質持續穩定達標還難以保障。運行效率較低,建成能力與利用量相比,不足50%,和年污水處理總量相比還不足10%,與水資源需求極不相稱。污水再生的諸項指標與水環境的要求指標還有很大差距。
因此,對于未來的中國來說,再生水既是一種環境戰略更是一種資源戰略,是以城市污水處理為基礎的水資源戰略。在再生水戰略的有效實施下,將有可能使水資源擺脫簡單的水資源總量的限制,一個流域的水資源不斷地被使用、再生、再使用、再生,將極大地提高水資源的有效供給總量。
解決中國快速發展中的水問題,需要一個綜合的、國家層面的水資源戰略來指導,而基于水資源戰略思維的再生水戰略是這個資源戰略中的核心內容。正像有的業內專家說的,如果沒有這一戰略,即便污水處理達到100%,各種調水工程全面實施,理論上也難以真正解決中國的水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