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產業發展面臨重大戰略機遇
我國政府已經對環保產業的未來發展達成共識,提高環保要求也將助推經濟發展結構轉型,環保產業發展作為經濟結構轉型調整的重要推動力將面臨良好的發展環境。
投資規模受基數和占比提升的疊加效應大幅增長
環境質量與人均收入之間存在到U型曲線關系,收入提高后充裕的減污投資防止了環境進一步退化。我國在人均GDP在3000美元的時候,主要污染物排放達到峰值。而環保投資的高峰期一般滯后于環境污染高峰期的3-5年,在這一階段,由于GDP基數不斷增大,環保投資占GDP的比例繼續攀升,環保投資規模將呈現爆發式增長。預計“十二五”期間環保治理投資將達到3.7萬億元,較“十一五”增長70%以上。
政策密集發布助推投資需求快速爆發
環保產業外部性的特征決定政策是推動產業發展的決定性力量,“十二五”期間環境經濟政策將成為政策建設的重點,相關的經濟政策將直接催生環保行業的投資需求,并理順環保行業主要依賴政府投資的局面,打開環保企業的市場空間。如主要經濟政策(環境稅等)在2012年出臺,將推動相關行業投資需求迅速爆發。
污水處理行業的機會在于提標改造和污泥治理
從規模上看,目前我國污水處理能力已經基本可以滿足處理需要。十二五”期間,新建污水處理能力主要圍繞中小城市以及縣一級的建設需求,對于污水處理行業的龍頭企業帶動有限。城市污水處理率的提升則主要依靠污水管網的建設,以提高現有污水處理廠的負荷率。排放標準的提升以及我國水體的自凈能力消弱,將對重點地區的污水處理廠帶來大量的改造需求。從污水處理的技術路徑上來看,MBR技術有望成為重點地區中大型污水處理廠的首選方案,獲得較快發展。污水處理量的的上升帶來污泥大量增加。我國現有污水處理設施中污泥穩定處理的不到1/4,處理工藝和配套設施較為完善的還不到1/10,能夠正常運行的為數不多,“重水輕泥”現象嚴重。污泥處置問題正日益受到關注和重視,預計“十二五”期間,污泥處置投資額將達到360億元,相關政策也將提升污水處理企業處置污泥的積極性,推動污泥無害化處理進程。我們認為,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由于土地資源稀缺,污泥焚燒發電能有效實現污泥的無害化、減量化處理,看好相關企業在該領域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