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護專家傳授“護湖三步法”
本報訊 作為專業(yè)知識不足的志愿者,參加護湖活動時該做些什么?這幾乎是每名“愛我百湖”新加入志愿者都詢問的問題。昨天,“愛我百湖”商服學院后官湖護湖隊成立儀式上,“愛我百湖”志愿者、水保護專家劉康福向新志愿者們介紹了觀察水質、水環(huán)境、水生態(tài)的“護湖三步法”。
劉康福說,觀察水質主要觀察水的顏色、氣味等,如果水的顏色呈灰黑色,說明水污染較輕,如果發(fā)黑,甚至冒泡,那說明污染程度在遞增。
探明排污口也有“訣竅”,如果管口露在水面上,按照目前規(guī)劃,一般都實行雨水、污水分流,但很多志愿者分不清楚到底是雨水口還是排污口,簡單辦法就是在晴天看,如果有水流出,很有可能是排污口;如果在雨天,排水量特別大,也很可能其中有污水。如果管口沉在水下,劉康福建議通過觀察水面波動、顏色變化等方法來辨別是否排污。
查明水環(huán)境主要是對水的營養(yǎng)狀態(tài)進行判斷分析,如果水的透明度下降,則表明水環(huán)境在惡化。目前武漢很多湖泊都存在著富營養(yǎng)化問題,他推薦志愿者用一種透明度盤的簡單檢測儀器,測量水的狀態(tà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