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下午,國家環保部污染減排核查組聽取了市人居環境委對我市“十一五”期間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工作情況報告。記者在報告會上獲悉,過去5年,深圳大力深化產業結構調整,嚴格落實監管減排措施,環境質量穩中有所好轉。
兩項污染物排放總量待認定
按照國家和廣東省的要求,深圳市“十一五”期間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兩項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要在2005年基礎上分別下降32%和20%,即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分別從2005年的年排放量6.6萬噸和4.3萬噸控制至2010年的年排放量4.47萬噸和3.48萬噸。
據初步測算,“十一五”期間,我市二氧化硫累計減排約1.37萬噸,削減百分率約為31%,超過任務11個百分點,化學需氧量累計減排約2.46萬噸,削減百分率為37%,超過任務5個百分點。
上述測算數據需要此次核查后給予最終認定。
主要河流水質明顯好轉
水污染是深圳環保的“短板”,也是百姓多年關注的熱點。據統計,與2005年相比,深圳主要河流水質平均綜合污染指數有明顯下降,2010年深圳河綜合污染指數下降了26.2%,布吉河下降了25%,大沙河下降了45.3%,觀瀾河下降了59.3%,龍崗河下降了57.7%,坪山河下降了24%。
過去5年,深圳全面推進污水、生活垃圾、危險廢物處理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形成了較強的服務能力。到2010年底,全市共計建成集中式污水處理廠26座,污水處理總能力達到405萬噸/日,在建污水處理廠15座,設計污水處理能力187萬噸/日,建成污水管道3552公里,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85%。
同時,建成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9座,總處理能力10488噸/日,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94.30%;建成危險廢物預處理基地和安全填埋場、醫療廢物焚燒處置中心各1座,危險廢物處理處置率100%。主要飲用水源水質良好,達標率100%。
此外,百姓關注的大氣環境質量,也有所好轉。在汽車高速增長的不利情況下,深圳采取多種措施取得初步成效。2010年二氧化硫年均值為0.011mg/l,比2005年下降47.6%。
萬元GDP能耗大幅下降
“十一五”期間,全市GDP從2005年的4926億增長到2010年約9350億,累計增長89.8%,而深圳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總量削減分別實現了各年度目標,連續5年完成國家下達的年度減排任務,萬元GDP能耗、水耗大幅下降。
據統計,近5年,我市單位產出的資源消耗和單位產出的污染物排放大幅度降低,工業企業化學需氧量排放強度由2005年的0.1265千克/萬元下降到了2009年的0.1170千克/萬元,降低了7.51%。這得益于以高新技術產業、先進制造業、高端服務業為主體的現代產業日趨合理。
在保持經濟持續較快發展的同時,深圳資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穩步提升。萬元GDP能耗由2005年的0.59噸標準煤/萬元GDP,下降到2009年的0.529噸標準煤/萬元GDP,約為全國平均能耗的50%。全市每平方公里土地GDP產出達4.1億元,萬元GDP水耗23.7立方米,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10左右,成為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城市。
否決不符合環保要求項目
過去5年,深圳嚴格審批,加大從源頭上有效控制新增污染。5年來,全市共審批各類項目138448個,環評執行率達到100%,因不符合環保要求而被否定的項目有10129項,否決率高達7.316%。
同時,深圳嚴格管理環境污染,實行“超標即處罰”的嚴厲措施。2007年以來,全市共處理環境違法行為7322宗,吊銷58家企業排污許可證,限期整改和治理7242家企業。
深圳作為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地區,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繼續發揮“試驗田”和“排頭兵”的作用。目前,龍崗區獲得國家級生態示范區稱號,鹽田區成為華南地區第一個國家生態區,福田、羅湖、南山等區通過國家生態示范區的現場檢查。大鵬等49個街道成為“深圳生態街道”,305個社區成為“深圳綠色社區”。
5年實施各項治污工程405項
5年來,為了實現污染減排目標,我市實施各項治污工程405項,完成工程185項,重點工程項目投資總額超過260億元,其中在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政府投入資金114億元,企業投入資金89億元。
市人居環境委負責人昨天透露,深圳“十二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規劃研究已上報省環保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