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5日召開的河北省2010年度及“十一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核查工作匯報會上獲悉,“十一五”期間,我省(河北省,下同)堅持把實施工程項目作為實現減排目標的有力支撐,全省完成減排項目5183項,其中化學需氧量減排項目2398項,二氧化硫減排項目2785項,形成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削減能力51.25萬噸、133.69萬噸。環保部副部長張力軍率領的國家污染減排核查組聽取了匯報,副省長張杰輝出席匯報會。
我省不斷加大對污染減排的財政支持力度,積極爭取國家污染減排專項資金支持,引導社會資金投向,緩解資金瓶頸制約。據不完全統計,“十一五”期間,我省僅對城鎮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場、燃煤機組和燒結機煙氣脫硫工程的投入就達500多億元。省財政在財力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拿出近10億元,專項用于污染治理、環境監測、監察能力建設等領域。
“十一五”期間,我省新建城鎮污水處理廠168座,新增污水處理能力542.37萬噸/日,基本實現了縣縣都有污水處理廠的目標;已上脫硫設施的燃煤機組總裝機容量3352萬千瓦,占火電總裝機容量的99.8%。
不斷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工作力度。“十一五”期間,全省共關停小火電機組77座,總裝機306萬千瓦,關停落后鋼鐵產能4300萬噸、水泥產能4805萬噸、玻璃產能4055萬重量箱、焦炭產能508萬噸。
不斷創新政策機制,增強了減排的內在活力。從2009年4月份開始,對全省七大水系201個斷面實施了跨界斷面水質責任目標考核并與財政掛鉤的生態補償制度,截至2010年底,全省共扣繳生態補償金8440萬元。一系列減排措施的實施,大大削減了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騰出了環境容量和發展空間,為促進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
|